2025年4月2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期中國對美國進口產品設定高達125%的報復性關稅,引發全球供應鏈警覺。
法國飛機引擎製造商賽峰集團Safran (SAF-PA)執行長Olivier Andries透露,中國已決定豁免飛機引擎、起落架與引擎艙罩(nacelle)等關鍵航空零組件的關稅。
飛機引擎豁免背後
根據Safran與GE Aerospace共同生產的LEAP系列引擎,目前為波音 (BA-US)737 MAX、空中巴士 ( Air-PA )A320neo以及中國國產客機COMAC C919的主要動力來源。
引擎的生產鏈橫跨美國與法國,若引擎與零組件遭課以高關稅,勢必衝擊中國航空公司對備件與維修服務的需求。
中國選擇針對飛機零件開放關稅豁免,不僅反映其航空產業高度依賴國際供應鏈,更顯示即便在強硬貿易政策下,航空安全與經濟運作仍被列為戰略優先維護領域。
目前傳出中國已有131項產品列入豁免清單,包括疫苗、化學品與飛機引擎等,但官方尚未正式公布確認。
供應鏈壓力未解
雖然引擎與部分零件獲豁免,但完整飛機仍未列入此次關稅減免範圍,意味著波音等飛機整機出口商仍面臨重重關稅障礙。
中國正在推進國產大飛機計畫(如C919),並積極扶植本土引擎開發項目,意圖逐步降低對西方航太零組件的依賴。
然而在短中期內,包括CFM International(Safran與GE合資公司)、RTX(前Raytheon Technologies)旗下的Collins Aerospace與Honeywell等美國供應商,仍是中國航空產業不可或缺的技術與零件來源。
短期緩衝
中國針對關鍵航空零組件提供豁免,是在維護自身航空運營與產業安全的現實下所做出的務實調整,並不意味著中美在航太領域的競爭與脫鉤趨勢將停止。
短期內中美仍將保持在部分高階航太技術與供應鏈上的依賴,維持最低限度的合作關係;但從中長期來看,中國持續加碼投資本土供應鏈、研發引擎與關鍵零組件的趨勢,最終將推動航太產業版圖的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