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德國品牌Bosch的電動自行車(達志影像/路透社)
在之前明係文章我們提過,全球電動自行車產業2022-2030每年平均以9.9%的速度在成長。
亞太地區因為人口優勢、佔據全球自行車銷量最大的份額、約65-68%;而歐洲雖然人口遠低於北美,但占全球ebike銷量占比卻高達29-32%,且被看好銷量年增率高於其他地區。
歐洲ebike被看好接下來每年以15.5%速度成長
市調單位更估計,歐洲ebike市場規模在2027年達到320億美元,相較於2022年的156億翻倍增長。且2023年的年增率更高達近20%,雖然之後年增長率在接下來幾年間放緩在13-16%間,平均年複合成長率為15.5%,是全球ebike成長速度最快的地區。
高於美國的9.8%、以及亞洲(不含中國)的11.4%。
最主要就是歐洲各國天氣較宜人、土地又不像北美、中國過於廣袤,而且生活習慣也與其他國家大大不同,尤其生活習慣和台灣大大不同。事實上歐洲人將ebike拿來通勤的比例只有30%,其他更多用來登山、運動休閒等。
加上有政府補助,所以歐洲市場可以說是ebike的溫床,市場認為歐洲ebike銷量成長仍將很迅速!
德國銷量最高最成熟、荷蘭實力不容小覷
我們再進一步看歐洲國家中,誰過去電動自行車銷量最強,而銷量高的前幾名國家成長速度又是如何。
根據Statista在2023/3發布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歐洲最大的電動自行車市場是德國,售出了200萬輛新電動自行車;法國第二銷量65.9萬、只有德國的1/3;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荷蘭人口較少,但擁有強大的自行車文化,是第三大電動自行車市場。
市調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在2023/4也針對歐洲各國,進行2023-2029年ebike年複合成長率預測,該調查看好盧森堡成長性較強、平均每年以20%速度成長;其次是波蘭的9.6%、瑞士8.1%、丹麥7.7%。
不過這些國家ebike銷量相對小、基期低,如果搭配前面銷量強的前幾大國家來看成長力道,銷量最多的德國與法國,仍被看好接下來能以4%速度成長;而英國、比利時、荷蘭這些原本自行車比重就很高的國家,也有5-7%的成長力度。
可是光看這些成長率還不夠,我們要了解背後的動機,才能真正知道為何優分析會看好ebike在歐洲市場的成長潛力。
其實對歐洲人來說ebike也很貴,但仍能解省生活成本
全球最大自行車零組件廠Shimano,在2022/8報告中,調查了有哪些因素會鼓勵歐洲使用者購買或租ebike。
下圖可以看到,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幫助降低生活成本是很大的激勵因素,為了降低交通費就會傾向選擇ebike來做為交通工具;也有41%認為政策補貼會引發人購買ebike。
從比例較高的這兩點可以看出,「省錢」是促進歐洲人使用ebike的最大原因。
因為歐洲能源成本很高,像是汽車燃料價格上漲,尤其是俄烏戰爭又進一步推升歐洲能源價格,歐洲人為了降低生活費用就容易選擇ebike來做為交通工具。
且根據台灣自行車公會的資料顯示,2017-2020年台灣ebike出貨單價逐步年增,2021年平均單價約1,331美元、2022年單價又再成長12%,差不多一台要近4.5萬台幣,而這還只是出貨單價,真正賣到消費者手上只會更高價,這樣的高單價對歐美人士仍是筆不小的費用。
所以政府的相關補貼也是民眾考量是否採用ebike的重點之一,相關政策如下(大概看一下):
2021年以前,荷蘭政府就有過直接給每款ebik,發放相當於售價30%的補貼;義大利是只要購買ebike,最高可享車輛售價70%的補貼(限額500歐元);德國ebike也是最高可獲補貼500歐元。
法國更狠!2021年推出民眾能以燃油車換購ebike,2022年再提高補助、符合資格者可再補貼高達4千歐元!
由於有政府補助,ebike相關需求越來越大,ebike基礎設施也會一直建置,而這類設施建置規畫下去,就很難回頭了,勢必會掀起一波一般自行車及相關設施的換機潮,有興趣的投資者也可關注歐洲相關ebike設施的新聞。
最後看一下台灣自行車廠的ebike與歐洲地區營收比重:
相關個股:巨大(9921-TW)、美利達(9914-TW)、愛地雅(8933-TW)、明係(6804-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