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直播QA
本篇為03/21直播QA沒有回答到或需要補充的內容。
QA(一):
財務比率中的圖周轉率左邊是%,右邊是次數,數字不同,要如何判讀?
請看QA(三)。
左邊的是跟過去比率的比較變化,要看當期資料,需要拖曳到右側欄位比較。
QA(二):
那是不是只看ROIC就可以,就不用看總資產週轉率呢?
不是,雖然 ROIC 是一個綜合性指標,能同時反映公司的資本使用效率與營運獲利能力,但它的分子是「稅後淨利」,是會容易受到非營運性項目或一次性費用/利益的干擾。
而總資產周轉率的分子是「營收」,屬於企業最原始、未經調整的業務規模指標,
可以幫助我們撇除業外雜訊、聚焦在公司資產創造營收的效率的本身,所以兩者的觀察面向與時機並不相同。
指標工具很多,但實務上用到時,會因為公司特性不同、產業特性不同、或是因為當下想要找到的觀察點不同,而使用到不同的指標。
QA(三):
台積電財務比率中總資產周轉率是-11.32%, 固定資產周轉率是0,不知要如何解讀??
台積電的2024年Q4總資產周轉率為0.14,固定資產周轉率為0.28。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針對這個問題,特別提醒一下,財報熱圖中的數字資料(藍色框起來的比率),預設為起始(年度)的變化比較。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也就是說,總資產周轉率的-11.32%是指跟起始年度,圖中是與五年前相比,總資產周轉率的次數由2020年的0.53次,變成了現在2024年的0.47次(年度)。所以說若是要看到正確的(當季度)或(當年度)總資產周轉率,應該要先拖曳到右側欄位比較,然後再透過游標進行查看。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QA(四):
那總資產週轉率會領先於股價嗎?
不管什麼指標,領先不領先都是取決於股價有沒有反應,而知道有沒有反應的方法則是透過估值來去知道。
所以如果企業經營效率變好,而透過分析發掘到公司還有空間,那麼你觀察到的指標就會是領先指標。
QA(五):
跟過去比較是以年度為比較基礎還是季度呢?
以總資產周轉率來說,跟過去比較大約抓的五年左右的趨勢去比,然後可以考慮切換到季度去觀察。
總資產周轉率可能會因為公司的資產增長速度與總資產增長速度差不多而顯得好像經營效率沒有變好,這時候就可以考慮使用其他指標配合觀察。
QA(六):
可以分享如何看產業報告的嗎?
建議可以觀看優分析直播課中3/11號,Sean講師的「如何解讀產業報告」。
裡面有很棒的內容分享,本人自己聽了也獲益良多。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QA(七):
總資產週轉率哪些產業不適用呢?
總資產周轉率:適合資產結構以「營運性資產」為主的公司、營收較具有持續性與穩定性的,因為他們的資產與營收高度連動。
固定資產周轉率:適合用於重資產產業,評估設備或廠房的產能利用效率。
不太適用:金融業、證券業、保險業、IP、房地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