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成本偏高(利率上升) + 政府債務攀升(人口老化),這個借錢的遊戲真的可以一直玩下去,而完全沒風險嗎?
這篇文章由路透社分析了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的現狀,特別是美國最近失去其AAA信用評級的後果。文章點出了政府債務的長期風險和這些風險對投資者的意義,並指出了未來可能的趨勢和挑戰。
8月14日(路透社) - 當惠譽(Fitch)剝奪美國的最高信用評等時,金融市場幾乎沒什麼反應,但這提醒了政府債券投資者一些沒意識到的長期結構性風險。
回顧8月1日惠譽降評之後,市場的焦點都放在美國政府部門的管理上,但Fitch Ratings其實還提到,由於利率上升推升了債務服務成本、人口老化和醫療支出增加,這些挑戰在全球都顯而易見,不只是美國。
EdenTree投資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部門主管David Katimbo-Mugwanya表示,在利率持續較高的時候讓債務繼續上升,關於「債務的可持續性」的議題可能隨時再次成為市場焦點,而不是過了就算了。
他說:“我認為這真的讓人們深切地認識到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經濟週期的循環而已。”
投資者最終將面臨的壓力包括人口老化、氣候變化和地緣政治緊張。
對於這些風險,一些投資者包括知名對沖基金經理Bill Ackman,都在押注長期借款成本將上升。然而,卻有另一派投資者表示,這個結構性影響還太遠,不會影響目前的投資方向。
前任的標普S&P Global海外債券評等主管Moritz Kraemer表示:“評等機構並沒有以系統性的方式看待這些問題,而投資者更是少之又少。”
警訊
許多研究機構同聲表達了相同的擔憂。
S&P Global Ratings在今年的一項研究中表示,如果不縮減與人口老化相關的支出,到2060年,先進經濟體的政府淨債務將升至GDP的101%,新興經濟體的將達到156%。
對於歐盟和歐元區,公共養老金和醫療保健是主要的支出項目,歐洲委員會(EC)和歐洲中央銀行(ECB)也都將與人口老化相關的支出當作關鍵風險。
日本是唯一個借貸成本還很低的主要經濟體,即使其債務已經超過GDP的260%,且擁有世界上最老的人口結構。但這個偏低的借貸成本其實是因為國家債務持有者都是日本國內的人民,以及超寬鬆的貨幣政策 - 不過這條件在高通膨環境中很難繼續下去。
由於缺乏歷史先例可以正確評估,所以儘管在過去幾十年中借貸成本增加很快,但投資者仍然認為持有政府的長期債務風險很小。
這是一個投資人遲早要面對的風險與問題。
關注政策走向
最重要的是,政府能否通過促進經濟增長來降低相對的債務水準,氣候變遷在這裡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Union Investment的資深投資經理人Martin Lenz表示:“綠色能源將需要相當多的投資... 雖然這會進一步增加總債務水準,但從長遠來看... 大家將可能因此受益。”
換言之,更用力的投資,然後企圖從中回收更多。
然而,由於債務增加是經濟現實,很少有政府還擁有令人嚮往的AAA評級。
LBBW的Kraemer表示:“可能存在沒有AAA主權的世界嗎?是的,我認為可以。例如,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情況發生在企業領域,例如,在20世紀80年代的數十家AAA級美國公司中,現在只剩下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