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享過如何利用供需來去判斷循環,但對於循環到底何時開始?何時可能結束?在這兩點上的判斷難度比較高。
那麼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去看上一次循環持續了多久?然後以此再來去推論這次可能可以持續多久!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透過近3個月的營收合計年增率與12個月的營收合計年增率來去觀察。
像是之前在存貨循環直播時提到的工業電腦族群,當時工業電腦族群的存貨都已經回歸到了正常水準。
(圖片來源:優分析整理)
而營收需求也開始見到復甦的曙光。
(圖片來源:優分析整理)
配合上產業觀察與其他指標,可以知道當時的工業電腦族群是處於一個準備從循環谷底向上成長的初期。(想看完整內容可以觀看產業模組中,存貨循環的那集)
(圖片來源:優分析整理)
那麼從月營收頁面中,我們就能找到長短期累計營收成長率的指標。
從下圖中可以發現在24年7月時,研華就已經出現了短期營收年增率>長期營收年增率的跡象。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而要找上一次循環的時間點,以及持續多久,就可以直接用這張圖來去觀察!
以前三次來看,第一次是在2009年的9月開始出現短期營收年增率>長期營收年增率,直到2010年的12月才首次出現短期營收年增率<長期營收年增率,顯示出短期成長率衰減的情況,第一次持續了1年又3個月。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第二次則是2012年的6月到2014年的1月,持續了1年又7個月。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第三次則是從2021年的1月持續到2022年的9月,持續了1年又8個月。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所以透過過去的循環我們可以知道,接下來研華的循環至少應該會走1年以上,最短是1年3個月,最長則可能走接近2年。
提醒一下,我們在判斷這個循環時間時,記得要連同產業的一起觀察,這樣對於時間的掌握才會更精準。
另外,我們還可以配合產業一起去觀察,過去工業電腦的長期成長率大約為:5%,但因為在邊緣AI蓬勃的發展趨勢下,研究調查機構則是預估到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則是11.2%,成長一倍。
過去研華的表現也就比產業成長率要好一點,約7.56%。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但是在未來,雖然只到2026,但法人預估研華則是能夠有28.99%的成長CAGR。
故我們在觀察本輪這段成長時,其實大概就能知道研華應該有機會成長得比過去還要更強!更快!甚至更久!
自然估值時,也就可以將前面幾年的成長率估的樂觀一些,避免過度保守而錯失投資的良機。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