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7203-T)在最新財報中警告,美國關稅政策恐將帶來近1.4兆日圓(約95億美元)的衝擊,成為至今公布預估損失最高的車廠。隨著進口車、零件、鋼鋁遭課以高額關稅,也同步下修全年營業利益預測,顯示日系車廠正面臨沉重成本壓力。
為何Toyota的關稅衝擊最大?
Toyota 財務主管東孝則(Takanori Azuma)指出,這項預估包含 Toyota 自身以及其供應商所面對的美國進口關稅成本,特別是那些將零件從日本運往美國的供應商。
並表示,面對當前的市場環境,老實說很難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我們仍會持續為美國消費者生產汽車。
相比之下,其他車廠的預估關稅成本:
-
通用汽車 (GM-US):全年損失預估為 40-50 億美元
-
福特 (F-N):預計全年總收入將受到 30 億美元的衝擊
-
Stellantis (STLAM-MI):預計今年的支出增加 17 億美元
獲利預測下修
Toyota 將2026年財政年度的營業利益預估從3.8兆日圓下調至3.2兆日圓,年減幅度達16%。第一季(4至6月)方面,營業利益為1.17兆日圓,雖優於市場平均預期的9020億日圓,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1.31兆日圓。
更值得關注的是,Toyota 北美業務首度由盈轉虧,營業虧損達636億日圓,去年同期則為盈利1007億日圓。其中,單是北美區的關稅成本即高達4500億日圓。
Toyota 在北美的製造涵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及部分從日本進口車輛,不僅面對出口美國的關稅,還需應對北美區內跨境運輸的額外負擔。
雖然美國與日本上月達成協議,未來將對日本出口車輛調降為15%的統一關稅(原先為27.5%),但目前尚未公布實施時間表。業界普遍認為實質效益短期內難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