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當鋰電池的原料價格與供應鏈風險頻頻上升,全球儲能產業開始尋找下一個具競爭力的替代方案。美國電池新創公司Natron Energy正憑藉其鈉離子電池技術,快速成為產業關注焦點,而捷克化工公司Draslovka也早已嗅到商機,決定提前卡位這場能源轉型新浪潮。
Natron開發的鈉離子電池,核心材料為「普魯士藍」──這是一種由氰化鈉製成的特殊化合物,而這正是Draslovka的主力產品之一。雙方的合作,從原料到製程,形成垂直整合的戰略聯盟,目標是在2026年於捷克啟動首條生產線,之後再擴建美國大型工廠,以滿足Natron在北卡羅來納州14億美元鈉離子電池計畫的原料需求。
「我們看到鈉離子電池有機會成為公司未來最大成長動能之一,」Draslovka執行長Pavel Bruzek Jr.坦言,這項新業務在未來五年內有潛力貢獻超過三分之一的公司毛利。他甚至認為,這個比例未來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鈉離子電池的戰略價值:低成本、供應鏈穩定
與鋰電池相比,鈉離子電池的最大優勢在於原料取得容易、成本低廉,且不依賴稀有金屬,不會受制於地緣政治或供應鏈限制。雖然目前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僅為鋰電池約一半,但在資料中心、再生能源儲能或電網調節等用途上,這些缺點反而不構成阻礙,反而為其帶來一片藍海市場。
全球能源儲存需求正以驚人速度上升,預估到2050年,電池儲能總容量將突破950吉瓦,超越傳統抽水蓄能系統。這個大趨勢,不只吸引了像Natron這樣的新創投入,也讓上游材料商如Draslovka看到可長可久的利基。
化工企業的新藍海:從礦業走向能源科技
Draslovka原本專注於金屬採礦與農業化學品業務,但近年積極拓展美國市場,目前營收重心已轉向海外。2023年,其調整後EBITDA為7,480萬美元,利潤率為16%。公司原先訂下2028年達成4億美元EBITDA的目標,如今因應全球經濟波動,時程可能延後至2029或2030年。不過,Bruzek強調:「我們仍走在正確的路上。」
投資人也對這場轉型投下信心票。2023年,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橡樹資本斥資1.5億美元入股Draslovka,協助其擴展新業務。Bruzek並不諱言,公司正尋求更多合作夥伴來加速成長,但目前仍由主要股東支撐營運。
現在鋰電池還是市場主流,鈉離子電池雖然才剛起步,但它的發展潛力已經被不少人看見。而像橡樹資本這樣的大咖投資機構願意投入資金,更說明這項技術不只是夢想,可能是真的有賺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