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BYD)在週二舉行的財報說明會上表示,計劃在2025年將海外銷量倍增至80萬輛以上,並透過在地組裝的策略,積極應對各國針對中國製車輛祭出的關稅壓力。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與分析師的通話中指出,儘管2024年海外銷量為417,204輛,公司看好未來成長潛力,預期2025年在英國市占將有「顯著成長」,尤其英國市場對具競爭力的中國商品「相對開放」。他同時強調,拉丁美洲與東南亞國家的消費者與政府對中國品牌抱持友善態度,為比亞迪帶來快速擴張的重大機會。
關鍵戰略:在地組裝+中國供應鏈
面對全球多國針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額關稅,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將持續採取「中國採購、海外組裝」模式,在維持成本優勢的同時,避開關稅障礙。不過,他未明確透露計劃在哪些國家實施此策略。
目前,比亞迪已在多個國家擴張產能,包括:
-
巴西(目前中國以外最大市場):正在建設組裝工廠
-
泰國、匈牙利與土耳其:均有工廠建設計劃進行中
王傳福強調,這些海外工廠不需合作夥伴投資,因為比亞迪具備充足的資金資源。
海外將成主要獲利來源 不進軍北美市場
王傳福坦言,未來比亞迪的大部分利潤來源將來自海外市場,但未具體說明實現時間點。他也補充,比亞迪短期內不考慮進軍美國與加拿大市場,主因是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川普政府延續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的100%高額關稅。
比亞迪瞄準智能駕駛技術出海 2026年起全球推廣
除了車輛本身,王傳福還宣布,比亞迪將擴大智能化技術研發團隊,將現有5,000人增加至8,000人,並計劃於2026至2027年間,將平價智慧駕駛技術推向全球市場,並派遣更多員工駐外執行。
目前,比亞迪旗下多數車型已標配智慧駕駛功能,並以低於1萬美元的價格推出如「海鷗」電動掀背車,徹底攪動中國車市價格戰,也為其全球擴張打下基礎。
比豐田更好的規模經濟
王傳福更表示,當比亞迪達到豐田(Toyota)相同的銷售規模時,預期每一台車的獲利能力將超越對方,因為比亞迪在成本控管方面更具優勢。根據2024年數據,豐田銷量為1,080萬輛,比亞迪則為427萬輛,今年則設下550萬輛的銷售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