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因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出口限制,超微(AMD)預測營收損失15億美元,但AI需求強勁、第二季展望仍超預期!

2025年05月07日 15:0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5月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超微AMD(AMD-US)週二預測將因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的新一輪晶片出口限制,今年營收損失約 15 億美元。這些限制要求企業在出口高階人工智慧(AI)處理器至中國時,需取得政府許可。受到此消息的影響,使原本樂觀的財測蒙上陰影。

AMD 公布的第二季營收預測高於市場預期,分析師認為是因為客戶擔心關稅搶先採購晶片。受到這些消息影響,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約 1%,盤中一度上漲 6%,但也曾下跌 3.5%。

面臨持續擴大的壓力

自拜登與川普政府時期以來,美國對中國 AI 晶片出口限制愈加嚴格,目的在於限制中國建立先進 AI 模型與應用的能力,美國認為這些應用可能牽涉國安風險。

AMD 執行長蘇姿丰在週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出口限制對公司的主要影響會在今年第二季和第三季,但我預期數據中心業務的 AI 晶片營收今年還是會有強勁的兩位數成長。雖然這確實是個挑戰,但公司有其他業務支撐,整體來看還算能掌控。」

此外,AMD 於 4 月曾表示,因為美國對中國的新關稅,會認列 8 億美元的損失,這筆費用直接拉低了毛利率。調整後,毛利率為 43%,比起沒有這筆損失下降 11 個百分點。

AI 需求支撐表現,第二季營收預測高於預期

📌 第一季營收為 74.4 億美元,年增 36%,高於市場預期的 71.2 億美元。

📌 調整後每股盈餘為 96 美分,高於市場預期的 94 美分。

📌 數據中心部門營收為 37 億美元,年增 57%,高於市場預期的 36.2 億美元。該部門涵蓋大部分 AI 相關硬體。

執行長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在第一季其實沒看到太多與關稅有關的動作或影響。」顯示大部分客戶應仍在觀望。

雖然面臨挑戰,AMD 仍釋出令人振奮的展望。公司預測第二季營收為 74 億美元,可能上下浮動 3 億,略高於分析師平均預估的 72.5 億美元。

這份樂觀的預測也顯示,微軟Microsoft(MSFT-US)、Meta(META-US)這些大客戶對 AMD 高階處理器的需求還是很強,因為他們正用來支援複雜的 AI 系統,而且最近這些雲端巨頭也加碼投入建設 AI 基礎設施。

輝達也面臨同樣出口挑戰

如同 AMD,輝達Nvidia(NVDA-US)也警告市場,未來對中國出口 AI 晶片也需取得許可證,並預估將因此第一季計入 55 億美元的損失。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占 AMD 總營收約 25%,此一出口限制將使其全年營收預測下降約 5%,根據 LSEG 的數據,市場原預估 AMD 全年營收為 310.3 億美元。

Running Point Capital 投資長 Michael Schulman 表示:「大型雲端服務商現在都選擇提前下單,避免之後受到中國新規定的出口許可限制。不過,一旦這些備貨庫存滿了,第三季可能會像喝完能量飲料後的低潮期,要小心訂單消化速度,同時也得隨時關注美國接下來會不會再出什麼新關稅政策。」

競爭對手撐得住嗎?

相比之下,晶片製造商 Marvell(MRVL-US)與 AI 伺服器大廠美超微Super Micro(SMCI-US)表現不如預期。Marvell 因為經濟不確定性,決定把原本要開的投資人日延後到 2026年;美超微則下調 2025 年營收預測,讓市場對它在 AI 市場的地位更擔心。消息一出,2 家公司盤後股價分別下跌 4.5% 和 5%。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AI
AI伺服器
半導體
超微
AMD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