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AI 賦能全球半導體產業,台灣晶圓龍頭與人才市場也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人才結構轉變。根據 104 人力銀行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 9 月半導體產業徵才需求高達 3.3 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 15%,足見產業「求才若渴」。104 人力銀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積電 (TSM-US)(2330-TW) 慈善基金會三方 edx 首次攜手合作,於 2025 年推出開創性的「人文半導體人才培育專班」。
面對外界「理工門檻高」、「無涉人文」的刻板印象,104 人力銀行數據揭示了不同的景象。在半導體三大徵才職類中,「不限科系」的職缺比例已大幅提高:
操作 / 技術 / 維修類: 高達 58% 職缺不限科系,居三類之冠。
生產製造 / 品管 / 環衛類: 38% 職缺不限科系。
研發類: 即使多數需電機、電子、材料等專業,仍有 23% 職缺敞開大門,不限科系背景。
這些數據凸顯了半導體產業對現場實務工作、跨域溝通與軟性能力的需求。在 AI 技術迭代加速的時代,「對人的理解、敘事能力、觀察力」等特質,正成為非理工人才進入科技業的關鍵優勢。
為協助非理工科系學生熟悉科技產業生態、減輕「AI 焦慮」,並實現「學用接軌」,104 人力銀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積電慈善基金會三方首次攜手合作,於 2025 年推出開創性的「人文半導體人才培育專班」。
此專班邀請台積電人資主管等重量級業師入班授課,學生透過為期 8 週的密集課程討論與實作,學習發揮自身人文專業,並針對產業現況提出優化方案,探索人文跨足科技領域的可能性。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冠宇勉勵學生指出,AI 快速更迭,仍難以取代人文視角的獨特理解,「技術可以補,但對人的理解、敘事能力、觀察力,這些是非理科生的優勢」。台積電人才開發暨招募處楊宗銘博士也強調,這門課的目標並非培養下一位工程師,而是透過實戰演練,帶領學生梳理自身能力與產業的連結,為跨領域職涯探索打下基礎。
此次專班的成果亮眼,不僅協助學生打開視野、建立職涯方向,更有兩名學生因課堂表現優異,獲得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的面試機會,並在課程結束後順利進入基金會實習。這證明了人文與科技領域的整合,能為個人和產業帶來雙贏局面。
104 人力銀行集團行銷長張寶玲表示,自 2020 年開設《TOP 企業優質人才學用培育課程》以來,104 已與超過 170 家企業、逾 15 所大學合作,超過 2,600 位學生參與。她指出,透過與學校和企業共創課程,搭配 104 提供的職涯探索、履歷、面試等求職技能,能有效協助學生自我探索、打開視野,讓職涯更有方向,銜接職場更順利,持續推動台灣人才永續發展。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