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加拿大的牛肉產業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去年11月當選後,威脅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使許多畜牧業者重新評估未來發展。這一政策的不確定性,加上北美洲牛群數量的下降,導致加拿大的養殖場和相關產業陷入困境。
加拿大養牛場的生存危機
農場主 Jon Vaags 是加拿大許多養殖戶的縮影,他在川普當選後決定停止購買飼養牛,如今他的 3000頭牛容量的養殖場已經空出了 1000多個位置。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加拿大許多養殖場主擔心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選擇觀望甚至減少養殖規模。
北美地區連年乾旱已導致牛群數量下降,而養殖成本上升讓許多農民不願擴大養殖。加拿大作為全球第八大牛肉出口國、第十大牛隻生產國,其牛肉產量有超過一半出口,其中75%銷往美國,但如果關稅生效,這一市場可能受到嚴重打擊。
牛肉價格飆升與供應短缺
美國政府一直聲稱降低食品價格是目標之一,但現實情況卻相反。美國牛群數量已降至 74年來最低,加拿大牛群則創下 36年來新低,導致牛肉價格大幅上漲。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自2020年以來,美國城市的絞肉價格已上漲 4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指出,全球牛肉價格上漲了 34%。
過去,加美兩國的牛肉貿易往來密切,加拿大從美國進口小牛,在本國飼養、屠宰後再出口美國。這種供應鏈長期以來幾乎無視邊界存在,但關稅可能打亂這一運作模式。由於美國本身已處於牛肉供應短缺狀態,加拿大牛肉在美國市場的角色難以被取代,即便美國試圖進口更多澳洲牛肉,也無法彌補缺口。
產業鏈連鎖衝擊
不僅是牛農,整個農業供應鏈都受到影響。在加拿大「飼養走廊」(feedlot alley)地區,負責交易飼料穀物的公司 Market Place Commodities 總裁 Jim Beusekom 直言:「這正在摧毀整個產業。」
許多農民原本可能會因牛肉價格高漲而擴大養殖規模,然而,由於關稅風險,他們反而選擇將所有可售牛隻,包括老母牛和年輕母牛,都送進市場。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2025年初的加拿大牛群數量比2024年減少 0.7%,而2024年又比2023年減少 2.1%。目前全國牛群總數為 1090萬頭,為1988年以來最低水準。
農場主的兩難與堅持
面對這種局勢,一些養殖場選擇暫時停養,而另一些則不得不堅持下去。例如,養殖戶 Curtis Vander Heyden 和他的兄弟們經營三個養殖場,他們不願縮小規模,因為這將影響許多家庭生計。然而,根據他的計算,如果關稅生效,每運送一車肥育牛將面臨 2萬8000美元的額外成本,美國買家可能會因為價格太高而卻步,不願多花錢買加拿大牛,甚至乾脆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