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近日延遲撥付給南非的26億美元氣候資金,已成為非洲能源轉型的重大警訊,也牽動全球能源產業鏈與多邊氣候融資架構的穩定性。
延遲氣候資金,拉響預警訊號
資金原透過世界銀行相關的「氣候投資基金」(Climate Investment Funds, CIF)進行撥付,其中首筆5億美元的撥款在美國代表的反對下遭擱置。
這筆資金本應觸發額外21億美元來自多邊開發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配套融資,用於協助南非逐步淘汰煤炭發電並建設再生能源設施。
然而資金延宕不僅影響南非自身的能源轉型,還暴露出整個氣候資金體系對美國政治立場的高度依賴。
南非轉型資金卡關
南非是「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ust Energy Transition Partnership, JETP)的首個試點國,該計畫由美國、英國、歐盟等國主導,承諾提供85億美元協助南非從化石能源轉向綠色能源。
該模式強調在能源轉型中兼顧社會公正與弱勢群體權益,但這次資金延遲,使JETP計畫面臨信任危機,影響其能源轉型政策推進意願與融資取得的可行性。
📌JETP(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
是由美國、歐盟等國發起的國際氣候合作機制,旨在協助開發中國家淘汰化石燃料、推動再生能源,同時兼顧勞工權益與社會公正。
南非為首個試點國,後續擴展至印尼、越南與塞內加爾。JETP透過多邊資金與政策支持,建立可複製的綠色轉型模式。
全球能源供應鏈恐現隱憂
這起事件的影響不僅限於單一國家,更進一步構成潛在風險:
💸開發中國家信心動搖:其他依賴氣候資金支持的國家,將更謹慎評估綠能轉型專案是否有穩定的資金落地保障,可能因此放緩轉型步伐。
💸再生能源供應鏈受壓:太陽能板、風力渦輪機、儲能電池等再生能源設備需求若減弱,將使相關製造商和上游原料商面臨訂單不確定性,進而抑制產能投資與全球布局。
💸國際技術與工程服務商遭遇合作延遲:許多歐洲與亞洲能源公司原本參與JETP國家之能源項目,如今專案時程可能中斷,影響其海外技術輸出與市場拓展。
💸多邊金融體系信任受損:CIF原為觸發其他開發融資的關鍵工具,一旦美國作為出資大國立場不穩,可能降低其他金融機構對氣候融資項目的信心。
這些變化顯示,美國的融資決策具有「連鎖效應」,不只是政治表態,更會實質牽動全球再生能源資金流動與產業部署節奏。
美國在全球能源融資系統的槓桿影響力
美國長期以來在全球氣候融資架構中扮演資金引導與政治號召的雙重角色。其對基金的態度,不僅影響其他國家是否參與,也直接決定多邊資金是否能如期釋放。
如今,美國不僅延遲CIF撥款,還已於3月退出聯合國「損失與損害基金」董事會,顯示其對多邊氣候合作立場正在轉向保守。
對開發中國家而言,這不僅代表氣候資金的流動風險,也提醒全球綠色轉型仍高度仰賴地緣政治穩定與資金大國的承諾兌現。
結語:球需重新檢視資金體系韌性
南非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暴露的是整個氣候融資體系的結構性脆弱。未來若缺乏更分散化、長期且政治中立的資金管道,全球能源轉型的進程將面臨更多風險與變數。
特別是在非洲與其他開發中國家,如何確保資金穩定到位,將是綠色轉型是否能持續前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