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電動車產業最近遭遇重大政策變動,彷彿被踩了一腳急剎車。上週,川普政府突然宣布停止 50 億美元的「全國電動車基礎設施基金」(NEVI),並撤銷各州原本已獲批的充電站建設計畫,讓產業界措手不及。
這筆資金原本由拜登政府於 2021 年推動,目的是加速全美電動車充電網絡的佈建,推動市場轉向電動化。然而,如今川普政府不僅暫停資金撥款,還撤銷了「2030 年新車銷量 50% 為電動車」的目標,甚至考慮廢除電動車購車補助,讓市場充滿不確定性。
這一系列政策轉變,讓業界不禁擔憂:美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會因此放緩嗎?在全球電動車競爭中,美國還能維持領先地位嗎?
政策大轉彎,對產業影響多大?
川普政府對電動車政策的調整,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核心領域:
🔋 充電站計畫喊停,基礎設施發展受阻
對電動車來說,充電站的多寡,直接決定了使用便利性。截至2023年底,美國全國公共充電站約有15萬個,但業界估計,至少還需要幾十萬個充電樁,才能讓電動車真正普及。
NEVI 計畫的目標,就是補上這個缺口,特別是在高速公路沿線與郊區地區,目前充電站的分布仍相當有限。如果聯邦政府的資金停滯,負責充電設施建設的業者(如EVGo、ChargePoint、Tesla Supercharger)勢必縮減擴張計畫,車廠也可能重新評估建置自家充電網絡的可行性。
這對美國消費者來說,可能會讓「充電不方便」的問題變得更嚴重,進一步影響電動車的普及速度。
🚗 補助可能被砍,電動車銷量會掉下來?
目前,美國電動車市場的成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政府補助,尤其是《降低通膨法案》(IRA)提供的7,500美元購車稅收抵免,讓電動車的價格與燃油車更具競爭力。但現在,川普政府打算取消這項補助,這對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大衝擊。
根據MarketWatch於2024年12月的數據顯示:
📌 美國電動車平均售價:約 55,544 美元。
📌 美國燃油車平均售價:約 49,740 美元。
如果少了7,500美元的補助,電動車的價格競爭力將大幅下降,消費者可能更願意回頭選擇燃油車。這對Tesla、Rivian這類以純電動車為主的品牌來說,影響特別大。相對而言,主打親民價格的中國品牌,可能會在市場上更具吸引力,讓美國本土車廠在競爭中更加吃力。
⛽️ 燃油車受益,SUV與皮卡王者回歸?
川普政府不只是想讓電動車降溫,還打算讓燃油車重新「回春」。其中一項重大政策調整,就是計畫放寬燃油經濟標準。
拜登政府原本設定的規範是:2031年起,輕型車的平均油耗標準需從39.1英里/加侖提高到50.4英里/加侖(約4.67升/百公里),以降低碳排放,並促使車廠開發更節能的車款。但現在,川普政府可能會把這個標準放寬,讓傳統燃油車的生產門檻變低。
這對於傳統燃油車廠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尤其是SUV和皮卡這類高利潤車型,未來可能會重新成為市場主力,讓電動車的競爭壓力更大。
美國電動車市場,未來怎麼走?
這場政策逆轉,讓美國電動車產業面臨更多挑戰。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朝以下幾個方向演變:
1️⃣ 車廠重新調整投資計畫
原本各大車廠都在加快電動車布局,但如果政府不再補助,充電基建又遇到阻礙,企業勢必要重新評估投資方向。
🔸 純電動車產能擴張可能放緩,車廠會更保守
🔸 油電混合車(Hybrid)或成替代方案
像通用、福特等車廠,原本計畫在2030年前大舉投資電動車,但如果市場需求下降,他們可能會選擇減少投資,甚至調整策略,回頭發展混合動力車款。
2️⃣ 各州政策成關鍵變數
儘管聯邦政府對電動車降溫,但部分州仍然會推動自己的電動車政策。例如:
✅ 加州:維持2035年新車100%為零排放車輛的計畫。
✅ 紐約、華盛頓州:正在推動類似法規,預計在全國建立更嚴格的排放標準。
這可能導致美國出現「紅藍州電動車政策分裂」的情況,也讓車廠不得不根據不同州制定不同的產品策略。
3️⃣ 國際競爭加劇,美國車廠恐落後?
目前,中國和歐洲在電動車領域已經走在前面。中國車商如比亞迪(BYD)、蔚來(NIO),不僅技術成熟,還能以更低的成本生產高品質電動車。如果美國政府減少對電動車的支持,長期來看,可能會讓本土車廠在全球競爭中處於劣勢。
適合對象:對基本面分析有興趣,希望了解法人如何判斷公司合理價值的人
課程方式:直播 (線上觀看免報名)+實體( 詳見報名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