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學會了如何使用小助理,並透過橫向與縱向的觀察去了解一間公司以及產業後,我們進入到了如何追蹤成長數據,之後我們又了解法人是如何估值的。
而今天要來教大家試著自己估值!
今天先介紹一個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本益比估值!
先了解之後再慢慢帶到股價淨值比、本益成長比、折現模型的教學。
常見的本益比介紹:
本益比公式:股價/每股盈餘(EPS)
舉例來說,股價100元,公司賺5元,那麼本益比就是:100/5=20倍。
這意味著,如果後續每年公司都賺5元的話,20年後就能賺回100元的價值。
但,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第一點:實務上公司不可能每年都賺一樣的金額。
第二點:公司不可能賺多少錢都配還給投資人多少錢。
第三點:我就算知道公司過去都能賺五元,但怎麼保證今年也能賺五元?
所以知道問題點後,我們來看一下常見的法人報告在用本益比估值時,會用什麼方式去看!
常常看到報告時,除了公司本身的產業狀況之外,我們可能在最後可能會看到以下內容:
XXX過去PE歷史區間落在10~30倍,故給予本益比中位數15倍。
或是:
XXX過去PE歷史區間落在10~20倍,同業本益比均為20倍,考量未來業績增長以及趨勢發展(等等之類的), XXX目前僅12倍,實屬低估,故予XXX上修本益比至16倍。
然後再用他們預估的EPS(或是明年EPS),來給予未來6~12個月的目標價。
有發現嗎?
其實法人在估合理價時,會考量到的很重要的三點:
1. 未來獲利狀況
2. 過去本益比
3. 同業本益比
而今天主要先提到第一點,由於篇幅關係,後續第2跟第3點會在下一篇進行說明。
為什麼要考量到未來獲利狀況?
因為未來還能不能持續賺錢,或是能賺多少錢?才是真正的重點。
如果使用本益比,但卻用的是過去的EPS,那會非常容易掉入價值陷阱。
舉例來說:
假設你用過去四季EPS來看,近四季賺了77.54元,目前股價685,所以目前的本益比是8.8倍。
但如果未來這公司的營運是往下走的,或是你沒有先透過小助理了解整個產業趨勢,不知道這是一個正在下行的產業,那麼當公司公布最新一季的獲利時,近四季變成只賺73.32元,而當時685元買的股價,跌到了497元,此時本益比就會變成了6.77倍。
此時,你可能會覺得,本益比更低了!
我還不買到爆, ALL IN!
畢竟這股票過去可是有到本益比20倍呢!
但,在公布更新一季的獲利後,近四季EPS變成了:60.31元。
而此時股價雖然已經反彈到了597元。本益比:9.89倍
但如果沒有跑,當又公布了最新一季EPS後,近四季變成只賺了:49.42。而此時股價已經跌到了389.5元,本益比7.88倍。
最後這支股票的結局,就是一路從千元股王跌到了100元左右才有止跌的跡象。而在這時,EPS早已經變成了虧損的情況。
不要以為這是假的,因為這就是當年宏達電的EPS。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數據庫)
所以我們在使用本益比估值的時候,第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用預估EPS,而不是用過去的EPS。
尤其股價通常會領先反應獲利3~6個月以上!
這也是當我們每年在Q4時,你才會發現大家都在談論的是明年的獲利展望,而不是今年的獲利展望的原因就在這裡。
因為今年的獲利,股價早就已經反應完了。
那麼你可能會疑惑?
我要怎麼知道未來公司能賺多少錢?
這時候就是很簡單的打開優分析產業數據庫,在折現模型的頁面下,就會有各家法人平均預估的數值了。
不過要特別提醒一下,法人在估未來1年的獲利時,比較有參考性,而在估未來2~3年時,基本上產業變化其實很大,沒什麼參考性。
看未來兩到三年的EPS我們只需要留意是不是會持續成長,以及成長率估多少這樣就可以。
(但最好連同業一起看過一輪)
因為如果都是往上,這就意味著至少法人在這個產業目前的觀察下,認為是會持續上行的產業哦。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數據庫)
而第二個大家可能會疑惑的點:
如果今年才剛開始(年初),就看到年底的獲利,不會太遠嗎?
會太遠,所以這時候就要找到報告然後去看研究員是怎麼估計的,因為會有逐季的EPS預估,往前看2~3季就好。
然後在透過追蹤成長數據跟營收來去每個月追蹤個股,去知道後面是優於法人預期還是弱於預期,還有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因為篇幅關係,另外2跟3點會留在下一篇跟大家分享。
然後我會把之前相關的教學文章列在下面,有興趣的話可以再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