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解釋聯準會的「第三使命」:長期利率其實是通膨與就業的自然結果

2025年09月18日 07: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最新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後記者會上,難得談到外界少有注意的「第三使命」——維持適度的長期利率。所謂的聯準會第三使命,指的是美國國會在立法時賦予聯準會的一個任務:維持適度的長期利率

他解釋,長期利率其實不用額外去操控,因為只要通膨保持穩定、就業達到最大化,長期利率自然會落在適當區間。鮑威爾並指出,聯準會主要靠聯邦基金利率來影響短期利率,而長期利率更多取決於市場供需與其他外部因素。

然而,過去二十年的經驗顯示並非如此單純。

從2007年金融危機到COVID-19疫情,聯準會兩度推出量化寬鬆(QE),透過大規模購買美國公債與房貸抵押證券,不僅在動盪時提供市場流動性,也壓低了長期利率。這些措施雖然難以精確衡量效果,但確實讓政府與企業借貸成本下降。聯準會理事瓦勒就曾表示,QE能推高長天期資產價格、壓低殖利率,不過其刺激效果仍不如直接調整短期利率來得明顯。

QE同時帶來政治爭議。現任美國總統川普過去多次要求聯準會大幅降息,理由之一是能減輕政府融資壓力,對於可能推升通膨的風險則態度輕忽。而隨著川普時期白宮顧問米蘭加入聯準會理事會,外界對「第三使命」的討論再度升溫,特別是在聯準會自2022年起推動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背景下,更加受到金融市場與經濟學界的關注。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