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指數〉AI拉動20紅!10月工業及製造業指數雙創同期新高

2025年11月25日 17:06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工業生產指數〉AI拉動20紅!10月工業及製造業指數雙創同期新高
圖片來源:由鉅亨網提供

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公布 114 年 10 月工業生產指數為 115.11 ,較上年同月增加 14.50% 。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為 116.03 ,年增 15.38% ,指數雙雙創歷年同期新高,並為連續 20 個月正成長。受惠 AI 需求持續暢旺,製造業的主力仍是資訊電子工業,年增率達 24.59% 。製造業者預測 11 月生產量將較 10 月減少 ,指數可能呈現月減。

統計處分析,拉動整體製造業成長的主力仍是資訊電子工業,年增率達 24.59% ,而電子零組件業更是達到 21.66% ,主因受惠於高效能運算(HPC)與人工智慧(AI)應用需求持續暢旺,帶動 12 吋晶圓代工、主機板、IC 封測、IC 設計等產品生產成長 。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 21.69% 。

同時,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高達 45.39% ,主要受到 AI 應用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加上半導體產業投資動能持續增長,推升伺服器、通訊傳播設備、固態硬碟、半導體檢測設備及零組件等產品生產上揚 。

相較之下,傳統產業表現普遍疲弱,主要是受到市場需求平疲及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影響,導致部分廠商實施減產或產線排修 。基本金屬業年減 2.89% ,主因國際鋼市需求平疲,客戶回補庫存力道保守,致使熱軋鋼捲板、鋼胚等減產較多 。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 0.47% ,因市場需求疲弱及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導致聚酯粒、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等減產 。

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 4.72% ,雖然隨油電新車改款上市刺激市場需求,且客運車輛電動化政策延續,帶動電動轎車、電動大型客車產量持續成長,但汽車用電燈組及其他汽車零件等外銷市場需求減少,加上燃油小型轎車因庫存調節而減產,仍導致整體減幅 。傳統產業中,僅機械設備業一枝獨秀,年增 3.44% ,主要受惠於半導體及印刷電路板產業持續擴充產能,帶動半導體生產用設備及零組件等產品增產 。

展望未來,全球貿易保護措施及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存,抑制全球經濟成長力道 。不過,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持續拓展,推升半導體先進製程及高階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生產持續成長 。

此外,歐美年終採購旺季備貨需求延續,也有助支撐台灣製造業生產動能穩步成長 。經濟部調查,製造業者認為 114 年 11 月生產量將較 10 月減少 ,按家數計算的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為 45.0,按產值計算的動向指數為 49.3 ,顯示廠商對短期展望仍持謹慎態度。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工業生產指數
製造業生產指數
AI
HPC
經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