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指出,在全球能源轉型進度落後、各國新氣候承諾不足的情況下,石油與天然氣需求恐持續攀升至2050年,顯示化石燃料需求並未如市場原先預期見頂。報告強調,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AI)的快速擴張,是推動能源需求上修的主要因素之一。
石油需求持續增長 2050年將上升至每日1.13億桶
IEA 在「既有政策情境」(CPS)下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將較 2024 年增加 13%,於 2050 年攀升至每日 1.13 億桶。
此情境僅反映各國已實施的政策,而非採用各國喊出來的中長期氣候承諾,因此呈現更為保守、也更貼近現實的供需前景。
IEA 之所以罕見重新採用 CPS,是因為「2031~2035 年間提出新氣候目標的國家不足,無法形成具代表性的全球情境」。
全球能源需求加速擴張 AI資料中心成最大推手
全球能源需求將在 2035 年增加約 15%。其中,IEA 特別點名資料中心與 AI 對電力系統的影響,因其高密度運算需求使電力消耗快速攀升。
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推論伺服器與大型雲端中心正持續擴建,使多國電力備援與天然氣需求同步提高,迫使各國能源組合調整優先順序。
LNG需求預估大幅成長 2050年將突破1兆立方米
在天然氣領域,IEA 也明確上修預測。全球 LNG 需求將從 2024 年的 5600 億立方米增至 2035 年的 8800 億立方米,並在 2050 年突破 1 兆 200 億立方米。
2025 年已新增大量 LNG 最終投資決策,至 2030 年前將增加約 3000 億立方米出口能力,使全球供給擴張約 50%。
EV成長可能放緩 能源轉型速度不及需求增幅
全球電動車(EV)佔比將在 2035 年後成長速度放慢、不再呈現爆發性擴張,代表電動車對石油需求的替代力道沒有原先預期那麼快。
在更積極的 STEPS 情境下,IEA 才預期石油需求於 2030 年附近見頂,但 CPS 數據更顯示,能源轉型速度遠落後需求成長。
解析:化石燃料需求呈「慢降快升」矛盾,能源市場恐進入長期波動
IEA 本次預測凸顯全球能源正面臨前所未見的結構性轉折:一邊是各國政策未能如期推進的能源轉型,另一邊則是 AI、資料中心與電動化浪潮急速推升的能源需求。
在兩股力量同時拉扯下,石油與天然氣需求的下行速度遠慢於預期,而電力需求飆升又使天然氣與 LNG 成為最現實且最可行的供應來源。
市場普遍認為,這場「轉型速度不及需求膨脹」的矛盾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全球能源市場將邁入長期高波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