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金融創新並順應國際趨勢,金管會自 2024 年 6 月起,協力集保公司及國內金融機構組成「現實世界資產 (RWA) 代幣化小組」,進行代幣化技術的概念驗證 (POC),日前已完成驗證技術的可行性,顯示透過區塊鏈與智能合約技術,債券與基金等金融商品可實現快速交割、降低投資門檻與自動化配息,為台灣金融創新開啟新契機。金管會表示,下一步將聚焦法規調適、交易平台建置及國際鏈結,逐步將「可行」轉化為「可用」,與國際市場接軌。
RWA 代幣化小組成員包括中央銀行、集保公司,以及國泰證券、國泰投信、中國信託銀行、統一證券、台新銀行、凱基證券、元大金控、台北富邦銀行、凱基銀行等共 9 家金融機構,並由財金公司、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與元富證券提供支援。
創新處副處長施宜君說明,小組以國內債券、外國債券及基金三類金融商品為試驗標的,分組進行模擬測試。國內債券組透過自建區塊鏈及 RWA 交易平台,提供台幣計價公司債及金融債的認購、發行、交易、配息、還本及保管等服務,並串接中央銀行代幣化金流平台,實現款券即時同步交割 (DVP)。
外國債券組則將外國債券代幣化、碎片化後,提供配息、還本及交易服務,並串接美元存款代幣金流平台完成交割。基金組則以台幣貨幣型基金及台股股票型基金為標的,提供申購、贖回、交易等功能,同樣串接金流平台完成即時交割。
實證結果顯示,採用區塊鏈及智能合約技術,能顯著縮短交割時間、降低投資門檻、提升資金運用效率,並可支援近乎全天候交易、自動化配息與還本。小組成員也透過研究國際案例,發現 RWA 代幣化雖已在部分國家試行,但交易量仍偏低,且法規尚未統一,若未來市場規模擴大,仍需持續觀察技術及市場效益。
金管會指出,RWA 代幣化不僅是技術革新,也將帶來市場運作模式的轉變。傳統資本市場經歷數百年發展才形成證券商、中介機構及交易所等完整基礎設施,未來若轉向智能合約及去中心化機制,傳統金融機構的角色、投資人的交易習慣以及市場信心都需逐步調整與測試。
展望未來,金管會將聚焦三大方向推動 RWA 代幣化落地,首先,在法規調適方面,將由集保與櫃買進行有價證券代幣化法規研究,並透過「金融行動創新法規調適平台」成立數位資產專題委員會,分別研究 RWA 代幣化及穩定幣相關法規,並邀請學者專家及小組成員共同討論。
其次,在交易平台建置方面,金管會將參考國際案例,規劃由周邊單位及金融機構共同籌組 RWA 代幣交易平台,並成立專案小組推動平台規劃及營運架構。第三,在國際鏈結方面,將持續鼓勵小組成員分享國際發展趨勢,並在法規及平台建置完成後,推動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提升我國 RWA 代幣化與全球市場接軌的能力。
金管會強調,本次三分組的概念驗證雖證實技術「可行」,但僅是邁向「可用」的重要起點。未來將持續與中央銀行、金融機構及法規專家密切協調,確保 RWA 代幣交易、交割與金流安排機制安全可靠,為台灣金融市場帶來更多創新與發展契機。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