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也稱為財務狀況表,是一份反映企業在特定時間點上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狀況的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按照會計基準原則,將企業的資金流入和流出進行了分類和歸納,以展示企業在特定日期的財務健康狀況。
資產負債表通常分為兩個主要部分:資產部分和負債與股東權益部分。
-
資產部分(Assets):這一部分列出了企業在特定日期的所有資產,按照其流動性從高到低進行排列。資產可以分為兩大類:
- 流動資產(Current Assets):包括企業預計在一年內變現的資產,如現金、應收帳款、存貨等。
- 非流動資產(Non-Current Assets):也稱為固定資產或長期資產,包括企業長期持有的資產,如不動產、設備、無形資產等。
-
負債與股東權益部分(Liabilities and Equity):這一部分展示了企業在特定日期的負債和股東權益。它同樣按照流動性從高到低進行排列。這部分可以分為兩大類:
- 流動負債(Current Liabilities):包括企業在一年內需要支付的負債,如應付帳款、短期借款等。
- 非流動負債(Non-Current Liabilities):也稱為長期負債,包括企業長期需要支付的負債,如長期借款、債券等。
- 股東權益(Equity):這是企業剩餘的資產價值,計算方法是資產減去負債。股東權益包括股本、資本公積、保留盈餘等。
資產負債表的基本公式是:
資產=負債+股東權益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這個公式表達了企業的基本會計平衡。資產負債表的目的是提供有關企業在特定時間點上資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幫助投資者、債權人、管理層等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健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