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自越南的低價水泥持續侵蝕國內市場,台灣財政部決定出手反制。財政部將自7月28日起,對越南進口水泥課徵為期五年的反傾銷稅,稅率介於13.59%至23.20%,盼能緩解國產水泥長期遭遇的價格競爭壓力。
台灣具備一定的國內水泥生產能力,但每年大約仍有26%的水泥需求來自海外廠商供應,而其中越南占比高達45%,平均進口價格便宜了三成。且根據台灣水泥工業同業公會,在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間,越南的出口價格比越南在本國市場的正常銷售價格低了16.99%。
這樣的低價競爭使得本地水泥廠商產量連年下滑,同時間2024年水泥進口總量卻年增10%至354萬噸,造成實質損害。本次反傾銷措施將對越南五大水泥廠分別課徵13.59%至19.25%的稅率,其他未被點名的進口廠商則統一課徵23.20%,自7月28日起生效,預期將有助國內水泥廠出貨量回升並改善本土廠商市佔率。
業界預期將有助國內業者如台泥(1101-TW)與亞泥(1102-TW)等業者恢復出貨量,並提升營收穩定性。

這次反傾銷行動是從去年(2024年)8月由台灣水泥工業同業公會提出的正式申訴,要求對越南傾銷行為展開調查。經過不到一年後,財政部與相關經濟部門審查後認定,越南水泥企業確實存在傾銷事實,對台灣本地產業構成實質傷害,遂啟動課稅機制。
這波針對越南水泥的行動,也與其他亞洲國家遭遇的壓力如出一轍。像是菲律賓水泥業者同樣面臨來自越南的低價競爭,已引發當地貿易與工業部展開調查,並強調政府必須支持本地產業、維持公平競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