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國際航空 Thai Airways (THAI-BK)在停牌近5年後,於週一正式恢復交易,股價單日上漲216%,顯示市場對其重組成果與未來營運前景高度期待。該公司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進入破產保護程序後,積極展開全面改革與財務重整,如今交出亮眼成績單。
背景與重組歷程
泰國航空早在疫情前就已陷入經營困境,自2012年以來幾乎每年皆錄得虧損,主要是因為低成本航空公司侵蝕了其短程航線市佔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
新冠疫情爆發後,泰航於2020年獲得法院批准進行破產保護下的重整計畫,重整金額高達 4000億泰銖。重組委員會由前能源部長 Piyasvasti Amranand 擔任主席,他曾於2009至2012年擔任泰航執行長,當時公司仍具獲利能力。
在重整期間,公司實施了債轉股計畫,並裁減一半人力,將人數降至 1萬6千人,同時將機隊規模從 103架減至85架,並關閉旗下低成本航空 Thai Smile。
財務轉型與復甦
自2020年以來,泰航已將債務總額從 4000億泰銖降至1900億泰銖,並於2023年實現營運盈餘。2025年第一季,淨利達98億美元,年增 300%。目前公司機隊規模為78架,載客率(Cabin Factor)高達83.3%,營運效益顯著改善。
泰航也已於去年向波音 (BA-US)下單45架787-9廣體客機,並保留額外35架的選擇權,顯示對中長期國際航線市場持續看好。公司並表示,可能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框架下行使購機選項。
市場信心回溫
泰航股票在週一復牌後盤中一度上漲231%,最終收漲216%,從停牌前約3泰銖跳升至10.5泰銖,創下強勢回歸。市場普遍將此視為泰航重生的重要象徵。
公司在聲明中表示:「泰航重新上市是一個關鍵的全新篇章,展現出泰國人民的國家榮耀。」並強調:「泰航現已具備強勁、穩定且可持續成長的策略定位,將致力於提升營運水準與服務品質,並以完善公司治理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