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4月份關稅議題出來後,GIS-KY(6456-TW)為了支應轉移產能計畫,市場已將今年資本支出由25億新台幣上修至40億,近期再度上修至50至60億區間,一是AR/VR眼鏡相關投入增加,二是海外設廠進程加快。整體來看,AR/VR已成為公司重要題材。
觸控面板製造商GIS-KY(6456-TW)2025年第二季營運回溫,單季營收達190.38億元,季增25.36%,創下自2023年第二季以來新高,稅後轉虧為盈,淨利達0.42億元。雖然此次成長主要來自美系大客戶在關稅豁免期間提前拉貨,但從公司持續擴大AR/VR光學技術佈局來看,未來成長動能已逐步成形。
GIS-KY第二季,平板電腦相關產品營收為125.65億元,季增72.37%,占整體營收比重達66%,為近兩年來最佳表現。筆記型電腦產品則因季節性因素減至39.98億元,占比21%;指紋辨識產品營收則小幅成長至24.75億元,占比13%。由於公司的多數平板訂單來自美國品牌客戶,透過整合型display module(MegaSite)模式出貨,相較同業具備價格與一站購足的整合優勢,市占率無虞。
重心轉向AR/VR光學領域,入股Poro Technologies
為鞏固未來競爭力,GIS-KY已將研發重心轉向AR/VR光學模組,聚焦於智慧眼鏡所需的微投影技術,涵蓋光波導設計、奈米壓印以及Micro LED光引擎等關鍵領域。公司也已入股英國半導體光學元件廠Poro Technologies,以強化上游掌握與垂直整合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鴻海(2317-TW)於2024年底宣布與Poro Technologies合作,攜手進軍AR眼鏡市場,並計畫在台中設立MicroLED晶圓製程產線,預計2025年第四季啟動量產,目標是提供高亮度、輕薄短小的AR顯示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台灣成為全球AR與MicroLED技術的重要據點。
如今,GIS-KY已將2025年資本支出進一步上修至50至60億元,除因應海外設廠需求,也反映公司積極押注美系客戶AR/VR產品佈局的成長策略。
整體來看,GIS-KY第二季的營收表現受惠於短期因素,但中長期來看,公司已透過技術佈局與資本支出方向,展現對AR/VR等光學新應用領域的戰略眼光與成長企圖。未來能否持續轉化為實質營收,將是市場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