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中國經濟復甦步伐不及預期,房地產危機、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消費者信心低迷等問題持續影響市場,全球多家企業對中國市場的前景逐漸感到悲觀,並開始調整其經營策略。第三季度財報季的表現也進一步反映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經無法像以往那樣提供穩定的增長動力。
圖片來源:路透社
截至2024年9月,中國16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為17.6%,儘管相較於畢業季有所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準。
這顯示出年輕人在畢業後面臨極大的就業壓力,而中國經濟放緩也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
企業削減成本、縮減規模,逐步調整中國市場策略
進入第三季度財報季後,包括愛馬仕(Hermes)、歐萊雅(L'Oreal)、可口可樂(Coca-Cola)、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聯合利華(Unilever)和賓士(Mercedes)等全球知名企業紛紛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擔憂。
消費者支出縮減的趨勢已導致這些企業在華業績不振,部分企業開始重新審視中國市場的經營策略,並相應削減成本或縮小規模。例如,法國碳石墨製造商Mersen因無法與中國當地競爭者抗衡,決定關閉在中國的工廠。
此外,許多國際食品企業,如達能(Danone)和雀巢(Nestle),通過價格促銷和擴展線上銷售來彌補需求下降的影響。可口可樂執行長詹姆斯·昆西(James Quincey)在財報會議中提到,中國經濟"並未如預期起飛",顯示出這一市場面臨的艱難挑戰。
奢侈品和重工業首當其衝
奢侈品和重工業在本次經濟低迷中受到的影響尤為顯著。隨著中產階層消費熱情減弱,即使是中國的富裕階層也變得更加謹慎,導致奢侈品牌需求減少。
愛馬仕(Hermes)為應對客流下降,選擇提高平均客單價來保持收益穩定,並計劃在深圳和瀋陽新增門市,預計在明年於北京開設旗艦店。然而,Ermenegildo Zegna等奢侈品牌執行長普遍認為,經濟挑戰將延續至2025年初。
此外,重工業企業如迅達(Schindler)也面臨長期壓力。該公司執行長Silvio Napoli在公司財報中指出,尚未看到中國市場有任何復甦跡象,並認為中國政府目前的刺激措施難以徹底提振經濟。
投資者對中國刺激政策的成效持謹慎態度
儘管中國政府在經濟疲軟期間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但市場對政策的成效普遍保持觀望態度。瑞士資產管理公司Pictet的投資組合經理吉蓮·戴森(Gillian Diesen)表示,市場認為這次下滑屬於週期性,且並非結構性問題,未來仍需等待消費信心的回升和更具力度的政策介入,才能恢復經濟動能。投資者預期,若政府刺激措施能夠滲透到家庭層面,或許將有助於消費者支出回升,但這仍需一段觀察期。
美國Rational Dynamic Brands Fund的投資經理艾瑞克·克拉克(Eric Clark)指出,儘管中國政府清楚地認識到當前的重大問題,但目前的刺激政策僅能緩解部分問題,距離根本性解決依然遙遠。
國際競爭與貿易摩擦壓力加大
除了內部經濟問題外,中國市場也面臨著外部貿易摩擦和競爭壓力的挑戰。歐洲汽車製造商和家電生產商,如伊萊克斯(Electrolux),在價格方面難以與中國競爭者抗衡,尤其是在價格優勢上較為劣勢。
更具挑戰的是,若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24年選舉中勝出,並對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將進一步加劇中國企業的出口壓力。此外,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35.3%的高額關稅,這加劇了中歐貿易緊張局勢,中國政府也已採取相應的報復措施。
展望未來: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與觀望
全球企業在面對中國經濟疲軟的情況下,採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奢侈品行業與重工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預期將持續受到影響,而食品與快速消費品行業則寄望通過價格和渠道調整來彌補需求下滑。此外,投資者和企業對中國政府政策效果的觀望態度意味著未來數月將是一段不確定的等待期,尤其是在政策是否能有效激活消費需求上,市場的反應將成為重要參考指標。
中國GDP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表現,分別以**年增長率(Y/Y)和季度增長率(Q/Q)**的形式呈現。
圖片來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