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看懂全球鎢市場:中國供應主導、AI與新能源車推升高附加價值應用需求

2025年11月25日 13:56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一次看懂全球鎢市場:中國供應主導、AI與新能源車推升高附加價值應用需求
Reuters/TPG

2025年11月2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在半導體先進製程與電動車(EV)強勁需求的雙引擎驅動下,被視為工業牙齒的「鎢」(Tungsten)正迎來一波穩健的成長週期。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echnavio發布的報告顯示,儘管全球總體經濟環境面臨挑戰,但受惠於汽車與電子產業的結構性轉型,全球鎢市場規模正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7.4%的速度擴張。

全球鎢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60.52億美元,一路攀升至2029年的86.59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五年內,市場將釋出約26.07億美元的新增商機。

產品類別分布

高溫合金、硬質合金(carbides)與耐磨材料仍為鎢的主要產品類別。2024年硬質合金佔據了全球鎢市場39.1%的份額,是營收貢獻最大的產品類別 。這類材料因具備極高的硬度與耐磨性,廣泛應用於切削工具、鑽頭等高強度機械加工領域

然而,市場規模較小但成長更快的是鋼鐵與合金(Steel and Alloys) 板塊。研究報告顯示,該領域預計將以9.0%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速衝刺,是所有產品線中成長最快的類別 。這一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對高強度、耐腐蝕材料需求的激增,特別是在航太渦輪葉片、曲軸以及醫療輻射屏蔽等高階應用場景中

應用市場分布

從終端應用來看,汽車產業是鎢市場最大的買家。2024年,汽車產業貢獻了25.5%的市場份額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化轉型,鎢在電子接點、開關以及連接器中的應用變得不可或缺 即便在傳統燃油車成長放緩的背景下,鎢材料在EV供應鏈中的滲透率仍在提升。

緊追在後的是電子與電機產業。受惠於半導體製程的微縮化趨勢,鎢作為晶片內連接電晶體與導線的關鍵材料,其需求在2025年後的成長路徑相當清晰,預計年複合成長率達7.5%

中國供應主導地位不變,但挑戰漸增

中國持續穩居全球最大鎢礦生產國與加工中心,約占全球產量的 75% ,並擁有全球 60% 的鎢礦儲量

自2023年底以來,鎢的國際價格已開始回升,2024年均價約為250美元/公噸單位(以三氧化鎢計),預期未來將受益於軍工與新能源產業拉動,價格持續走穩甚至可能上揚。但同時,鎢市場也面臨環保法規加嚴、再生資源回收成本升高、供應鏈地緣風險等不確定因素,需密切觀察。

目前全球鎢產業鏈出現多起投資與併購案,顯示鎢資源與高階應用能力已成為戰略性資產。包括美國與歐盟積極補助本地礦場與中游加工企業,並透過政策吸引企業投入擴產與技術升級。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