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近日投書外媒,宣布台灣將提出史無前例的 400 億美元 (約台幣 1.25 兆元) 的國防特別預算案,以強化捍衛台灣的主權。賴清德今 (26) 日親上記者會表示,針對中國對印太區域的威脅,台灣將加速強化國防產業戰力,提三大策略、8 大具體行動因應,2033 年達成全面嚇阻的防衛戰力。
賴清德今日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針對中共併吞台灣威脅,提《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及《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兩大行動方案。
賴清德指出,在《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中,台灣將加速強化國防戰力,應對威脅,以「拒止」、「韌性」、「智慧化」三大策略,達成以三大階段性目標。首先是 2027 年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第二目標在 2033 年建成高度強韌、全面嚇阻的防衛戰力;最終目標是建構可以永久捍衛「民主台灣」的國防戰力。
賴清德解釋,為達三大目標將以 8 項具體行動因應:
第 1,因應全球國防發展趨勢,有序增加國防支出;按照北約標準,明 (2026) 年度國防預算,將超過 GDP 3%;並且在 2030 年前達到 GDP 5%。
第 2,為了籌建因應未來戰爭型態的關鍵戰力,國防部已經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的規劃,預計在未來 8 年 (2026-2033 年) 投入 1.25 兆元經費,建構分層防禦、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引進高科技及 AI,建構高效決策、精準打擊之強韌防衛作戰體系,以及提升國防自主,壯大國防產業。
第 3,行政院將會完備條例審查並函送立法院,並請財政部、主計總處妥適規劃財源,做好財務管理,避免排擠其他預算。
第 4,考量新科技的成功導入及快速迭代特性,國防部將全面優化、健全裝備採購的相關機制,加速各項裝備獲得及建軍期程,落實防弊、避免延宕。
第 5,引進先進裝備、配合不對稱戰力及防衛韌性持續建構的同時,國防部將全力就兵力結構優化、新式訓練、戰術、後勤支援等革新配套,全面而即時到位。
第 6,政府將儘速訂定國防及軍工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並研擬全面提升臺灣產業及經濟的推動計畫。
第 7,為了助益與友盟國家合作,打造非紅供應鏈,將強化高科技的保護管制,全面落實對高科技的保護與運用。
第 8,國安會將會同國防部及相關部會,以「投資國防,及投資和平,投資台灣經濟未來」強化社會溝通、凝聚共識,爭取國人的支持與認同。
賴清德強調,增加國防支出,不僅是提升戰力及國家安全,更是壯大國防產業發展,增加國民所得的重要途徑。這次的特別預算除了對外採購,更有相當部分是投資國內工程、商購及委製項目,將可以創造可觀的產值以及工作機會。作為民主國家,或許朝野各有不同立場,但期待在守護主權下,只能團結才能守護國家。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