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被動收入的浪潮下,「存股」已成為許多投資人的首選。但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選到能長抱一生的好公司?又該在何時買進,才算是「合理的便宜價」?
我們邀請到一位存股經歷長達20多年的傳奇人物——謝士英老師。他靠著持續買進熟悉的金融股與食品股,今年光是現金股息就高達250萬元,並獨創了一套「咖啡園存股術」。今天,他將無私分享如何從零開始,打造一座源源不絕的股息咖啡園。
核心理念:「咖啡園存股術」——只收成咖啡豆,不砍咖啡樹
「為什麼是咖啡園,而不是農場?」謝老師笑著說,因為他自己愛喝咖啡。他將存股比喻成經營一座咖啡園,核心精神在於:
-
專注積累,而非買低賣高: 「我從第一棵咖啡樹開始種起,但我不會因為咖啡樹的市價變高了,就把它賣掉。」謝老師強調,存股的目標是增加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咖啡樹),而不是賺取價差。
-
用股息再投入,創造複利: 當咖啡樹結出果實(股息),他會將這些收入,用來買進更多、更好的咖啡樹(股票),讓資產隨著時間產生驚人的複利效果。
-
精選優良品種: 在擴大咖啡園的過程中,他會不斷汰弱留強,挑選那些「豆子結得多、品質又好」的品種,也就是體質強健、穩定配息的好公司。
謝老師的存股池:為何獨鍾金融與食品?
謝老師目前持有近500張玉山金 (2884-TW)、百餘張永豐金 (2890-TW),以及超過200張的統一 (1216-TW)。他坦言,自己的選股策略並非追逐熱門,而是**「在熟悉的領域,等待最好的時機」**。
-
熟悉度與口碑: 食品股與金融股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容易理解的產業,挑選有口碑的龍頭公司,能大幅降低研究門檻與投資風險。
-
危機入市的智慧: 他的200多張統一,絕大多數是在2003年SARS疫情最恐慌時,以10塊錢左右的價格買進的。他強調:「我會在股災、大家哀哀叫的時候,冷靜地去挑一些好公司、好價錢的股票買進來存。」
至於近期的AI熱潮,他坦言自己不會在此時追高。「台積電一千多塊真的買不下手,」他笑說,自己寧願耐心等待下一次市場恐慌,用更合理的價格買進。
如何估算「合理價」?公開達人專用的「5%殖利率」尺
「到底什麼是便宜?什麼是貴?」這是所有存股族的百年大哉問。對此,謝老師提供了一個極其簡單、卻非常有效的衡量標準——「5%殖利率」。
「我的參考價就是5%利息,」他解釋,如果銀行的定存利率有10%,他寧願存銀行。但正因為定存利率只有1-2%,才凸顯出5%殖利率的股票的價值。
估價三部曲(以統一配息3元為例):
-
合理價 (殖利率5%): 3元 ÷ 5% = 60元
-
便宜價 (殖利率10%): 3元 ÷ 10% = 30元
-
昂貴價 (殖利率2.5%): 3元 ÷ 2.5% = 120元
他補充,這是一個動態的標準。像統一目前股價70多元,殖利率約4%多,雖然不到5%,但若手邊有閒錢且無其他更好標的,考量其長期穩定成長的特性,仍是優於銀行活儲的選擇。
選股的藝術:巴菲特式的4大原則
如何挑選出一棵能長成參天大樹的優質咖啡樹?謝老師分享了他遵循的4大選股原則:
-
能力圈原則: 只投資自己能理解的公司,不盲目追逐元宇宙、軍工股等自己不熟悉的熱門題材。
-
護城河原則: 公司必須具備強大的競爭優勢,讓對手難以模仿。他以統一為例,其從原料到通路的「一條龍」模式,就是難以跨越的護城河。
-
穩定配息原則: 公司必須有長期且穩定的配息紀錄,最好是股利逐年緩步成長,這代表公司經營穩健,且願意與股東分享獲利。
-
領導團隊原則: 經營團隊必須誠信、穩健。如果一家公司頻繁出狀況,或家族內鬥不斷,就要敬而遠之。
存股要賣嗎?達人的3個賣出時機
「存股的原則是不賣,」謝老師強調,巴菲特曾說:「若你不打算持有這檔股票十年,那你連十分鐘都不該擁有。」但他也坦言,有三種情況,他會考慮賣出:
-
公司變壞了: 當公司基本面發生不可逆的轉變,從「好學生變成壞學生」,例如連續幾年獲利衰退且看不到轉機時(他以此為由賣出中鋼)。
-
汰弱留強: 當兩家公司股價差不多,但其中一家的配息和成長性明顯優於另一家時,他會進行「換股操作」,將資金轉移到更有效率的資產上。
-
漲得太離譜: 當股價嚴重偏離合理價值,本益比高達50、60倍以上,出現巨大泡沫時,可以考慮先行獲利了結。但他坦言,這種操作難度極高,自己目前仍傾向「一動不如一靜」。
結論:紀律與耐心,是存股唯一的捷徑
最後,謝老師給所有想踏上存股之路的投資人一個最誠摯的建議:「你要保持紀律、保持耐心,而且持續存至少三年以上。當你領過三次股利後,你就會慢慢養成習慣,理解被動收入是怎麼來的,後面的路就會走得很順。」存股,從來沒有奇蹟,只有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