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 95% 的碳纖維!上緯 (3708) 熱裂解技術奪循環經濟獎,打破複材再利用困境

2025年08月05日 17:5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上緯營運總部。圖片來源:上緯

上緯國際投資控股公司 (3708-TW) 近期以其開發的「微波熱裂解處理碳纖維複材與再生應用技術」,榮獲2025年台灣化學產業協會所頒發的「循環經濟成果獎」。該技術針對長期困擾產業的碳纖維複材回收瓶頸,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進而推動材料再利用並減輕環境負擔,展現高附加價值的循環經濟潛力。

公司為特用化學材料製造商,旗下以 Swancor 品牌行銷全球,主力產品為環保耐蝕樹脂與風電用綠能樹脂,為全球第二大、亞洲最大乙烯基脂樹脂供應商。產品廣泛應用於石化、電子與風力發電葉片等領域,並近年跨入風場開發與設備製造領域。近年來,因應綠色能源產業對循環再生材料的需求增加,公司也開始布局碳纖維回收與再利用,擴展材料全生命週期的應用價值。

傳統碳纖維複材難以回收

碳纖維通常是由聚丙烯或石油、煤炭等副產物瀝青,經高溫碳化製成。碳纖維複材因結構中含有約35%的熱固型環氧樹脂,固化後難以再次加工處理,過往回收效益低,易造成資源浪費與污染。

上緯開發的技術則利用碳纖維能迅速吸收微波能量的特性,使其局部升溫至足以裂解環氧樹脂,從而實現分離並回收碳纖維。透過此一微波熱裂解處理程序,回收率可達95%以上,同時搭配廢氣處理系統控制排放,有效克服傳統處理方式的效率與環境疑慮。

加工再利用與碳排優勢並重

回收後的碳纖維不再僅為廢料,而是透過造粒技術與熱塑性塑膠(如PA6、PA66、PC)結合,成為可進一步應用的複合材料。這不僅延伸材料生命週期,也有助企業落實再生料導入。

在碳排放效益上,此技術亦具明顯優勢。據實際設備統計,處理1公斤碳纖維複材全程排放約1.3公斤當量CO₂,扣除後續處理所需的額外碳排後,總量控制在10公斤以下。相較之下,若直接生產1公斤新碳纖維紗,將釋放約55公斤當量CO₂,兩者相較可減碳超過八成

跨產業應用啟動,拓展永續材料供應鏈

目前,上緯已與自行車、運動器材與IC封裝等產業展開測試與樣品評估,協助相關廠商推進回收料導入目標。並評估將回收碳纖維推向機器人等領域,進一步擴大再生材料的應用範疇、拓展跨產業的永續價值鏈。

同時公司在台灣、中國、馬來西亞及土耳其皆設有生產或研發據點,並於荷蘭設有營運據點,技術與市場佈局齊備,為推動再生材料跨產業應用奠定基礎。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特用化學
回收
材料
環保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