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控廠 (3163-TW) 昇銳今 (26)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蕭哲彥表示,八德智慧科技園區新廠預計明年下半年正式啟用投入生產,新廠除提升產能外,對爭取國際 ODM 與 OEM 訂單將有顯著加分作用;研發副總盧濟豐透露,公司已導入零樣本與少樣本學習的輕量化 AI 技術,明年產品線將陸續更新。
昇銳 2025 年第三季每股盈餘(EPS)0.36 元,較第二季(虧損 0.11 元)大幅改善,較去年同期(0.31 元)成長 16%。前三季合併營收 8.25 億元,較去年同期 7.72 億元成長約 7%。財務經理鄭忠恕指出,第三季營收 2.63 億元,季減 1%,年減 5%。前三季營收成長主要受惠於數位產品銷售比重的增加。
昇銳積極布局乾淨供應鏈因應政府政策,盧濟豐說明,配合數位發展部明年實施的透明履歷制度(加嚴式的 MIT),昇銳將推出符合非紅色供應鏈規範的中高階產品線,採用聯發科 (2454-TW)MTK 的 SOC 晶片。產品開發完成後將全數導入台灣半導體廠生產,屏除所有資安疑慮。
在 AI 技術升級方面,昇銳從傳統深度學習轉向輕量化 AI 技術。盧繼豐表示,昇銳將導入零樣本與少樣本學習方式,搭配視覺語言模型(VLM)將影像轉換為語意文字,以概念式方式進行推論,這種技術可讓系統辨識未經訓練的物件,大幅縮短影像收集、標註與訓練的時間。
昇銳次世代產品聚焦 AI Agent 影像視覺代理。盧繼豐指出,昇銳希望錄影能取代保全人員進行即時影像監控,當影像出現預設事件範圍內狀況時,系統將自動發報並形成監控日誌,實現影像看圖說故事的功能。
蕭哲彥強調,昇銳已由傳統硬體供應者轉型為系統整合服務商,已於 2024 年獲數位發展部頒發人工智慧技術服務類能量登錄證書,顯示 AI 技術不只是實驗室產物,而有實際落地應用場域,近年昇銳也獲經濟部工業局產業 AI 落地實證與擴散專案計畫研發補助。
地區營收結構方面,前三季亞洲佔 61%,美洲佔 37%。主要受車用產品銷售比重增加影響,銷往美洲營收成長。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