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優分析.2025.02.23

從政策到技術:日本鋼鐵產業的綠色轉型

圖片來源:Reuters/TPG

2025年2月2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鋼鐵行業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約佔全球排放的8%。然而,減排的道路並不平坦,消費者對於價格更高的綠色鋼鐵產品的需求並不強烈,這讓許多鋼鐵生產商在轉型過程中面臨困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政策支持成為關鍵。日本近期推出的補貼政策正是為了促使鋼鐵行業向綠色轉型,並加速低碳技術的商業化。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最新公布的計劃,汽車製造商在使用低排放鋼鐵生產的清潔能源車(CEV)時,可獲得每輛50,000日元(約330美元)的補貼。這項補貼政策不僅針對消費者,還涵蓋了整個產業鏈,從鋼鐵生產商到汽車製造商,均能從中獲益。

政策背後的動力與挑戰

根據清潔能源諮詢公司Climate Energy Finance分析師Matt Pollard的解讀,METI將根據汽車製造商在低排放鋼鐵採購中的比例來分配補貼。換句話說,使用更多綠色鋼鐵的製造商將獲得更多的支持。然而,為了確保這項補貼計劃的有效性,METI還需要明確公佈碳核算方法、綠色產品的定義以及排放門檻,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哪些企業能夠從這一政策中受益。

日本的鋼鐵行業每年生產約8500萬公噸鋼鐵,主要依賴煤基高爐技術,這使得該行業的碳排放水平高於美國、歐盟和中國。對於日本來說,這意味著要實現脫碳,必須大幅改變現有的生產模式,這需要時間、技術以及足夠的資金支持。

目前,有數種技術選擇可以幫助日本實現鋼鐵生產脫碳,包括使用氫氣將鐵礦石還原為直接還原鐵(DRI)或熱壓鋁鐵(HBI)。然而,這一技術的挑戰在於,日本目前尚無大規模生產綠色氫氣的能力,且缺乏可再生能源來支持這一過程。因此,進口氫氣或許是一種解決方案,但考慮到氫氣的運輸和儲存難度,這並非一個簡單的選擇。

另一種方案是提高電弧爐的使用比重,這種方式可以減少碳排放,但同樣需要高品質的鐵礦石,且必須由可再生能源或核能提供電力。雖然日本的電力依賴仍然主要是煤炭和液化天然氣,但如果能夠轉向可再生能源或核能發電,將能大幅減少鋼鐵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補貼能否帶來真正改變?

這一系列政策和技術挑戰的核心問題在於:能否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生產綠色鋼鐵?根據Transition Asia的研究,使用綠色氫氣和DRI生產鋼鐵的成本在中國大約是每噸225美元,這意味著每輛車的鋼鐵成本大約為203美元。相比之下,若日本的補貼為每輛車提供330美元,這是否能夠為鋼鐵生產商提供足夠的利潤空間,從而促使他們加速轉型,還有待觀察。

研究顯示,即使是適中的補貼,也能為鋼鐵生產商提供足夠的動力來生產綠色鋼鐵,並促使汽車製造商轉向使用這些產品,最終消費者也會因為補貼的支持而選擇購買。對於日本來說,這意味著補貼政策能夠為綠色鋼鐵的產業鏈提供初步的激勵,並有助於加速市場的轉型。

延伸閱讀:
全球鋼鐵保護主義升級,韓國對中國鋼板徵收最高38%反傾銷關稅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鋼鐵
綠色鋼鐵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