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 (10) 日上午於國慶大典上發表就任第 2 年的國慶演說,賴清德表示,目前世界各國都遭遇劇烈的變化和挑戰,除了俄烏戰爭、中東局勢動盪,在經濟及產業上面臨關稅政策所帶來的衝擊,但台灣沒有被擊倒,除了股市再創新高,就業狀況也是近 25 年來最好;亞洲開發銀行將今 (2025)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將上調至 5.1%,除了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也超越了中國。
賴清德今日國慶演說聚焦以「變局中,奮起的新台灣」貫串演說核心元素。賴清德表示,今日是中華民國國慶,每年我們都齊聚一堂慶賀國家生日,但今年意義非凡,除了俄烏戰爭、中東局勢動盪,加上中國持續軍事擴張,在經濟與產業上,還有美國關稅帶來的衝擊,但台灣人民沒有被擊倒,反而創造了國際稱羨的經濟表現,據亞洲開發銀行最新的報告,將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由百分之 3.3 大幅上調到百分之 5.1。
賴清德表示,台灣除了出口金額持續創下新高,就業狀況也創 25 年來最好,股市也連續 6 個月上漲,站上 27,301 點歷史高點,台股市值更超過 3 兆美元,成為全球第 8 大股市,外匯存底也首度突破 6 千億美元大關,創歷史新紀錄。
賴清德強調,這些亮眼的經濟成果,是台灣半導體、資通訊、電子零組件等相關產業帶頭,所締造的輝煌紀錄,它們在全球供應鏈占有的優勢地位,是來自長期累積的技術及製造能力、獨特的商業模式,配合政府科學園區等關鍵政策所匯聚而成,是幾十年共同努力所淬鍊出來的重大產業成就,是全體台灣人民的資產。
賴清德也說,許多引領台灣經濟發展的隱形冠軍、傳產和中小微企業,正面臨數位與淨零轉型的壓力,更多勞工朋友,正在面對 AI 浪潮下,工作機會、薪資、物價與生活成本的擔憂與不安,農民也正面臨農村老化與市場開放的衝擊,但政府不會輕忽這些挑戰全力協助傳產、中小微企業、受薪家庭,以及農漁民朋友。
政府除了已提出 930 億元關稅影響支持方案,將協助企業、勞工、農漁民朋友度過難關,也將每年投入上百億元幫助中小微企業,導入 AI 人工智慧,邁向數位、淨零升級轉型,來因應挑戰,而針對傳統的工具機、螺絲螺帽,以及比較辛苦的個別產業,也會分別提出對策,積極協助提升競爭力,開拓市場。
賴清德指出,未來將採取三大策略,確保台灣的競爭優勢:第一,擴大投資,深耕台灣。「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成果豐碩,投資金額已經突破 2.5 兆元,創造超過 16 萬個工作機會,行政院已經在 7 月通過將方案延長到 2027 年,不只擴大適用產業、放寬讓全球海外台商與外國人投資企業適用,政府也持續優化投資環境,新增貸款額度 7,200 億元,招商引資加碼投資台灣,預估可帶來 1.2 兆資金與 8 萬個就業機會。
第二,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布局全球。台灣和英國在「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的架構下,進一步簽署了「投資」、「數位貿易」,以及「能源與淨零排放」等三項領域協議,這標誌著台英經貿關係進入新的里程碑,展現雙方對高標準國際經貿規範的承諾,為彼此在科技和先進製造等戰略性產業的合作,奠定基礎。
未來,台灣也將秉持互利互惠原則,和更多友盟國家簽署雙邊經貿合作協議,並且積極進行對美對等關稅談判,爭取合理的稅率,解決台美貿易逆差,以及深化產業合作,讓台灣經濟發展鏈結國際,大步向前。
第三,打造護國群山,厚植台灣產業實力因應數位化時代的來臨。推動「AI 新十大建設」,除了讓台灣成為全球前五大的算力中心,也要積極投入量子科技、矽光子與機器人等三大關鍵技術的研發,協助百工百業導入 AI 工具,並推動 AI 在各領域的應用,讓台灣邁向全面智慧化的時代,更繼續在全球科技發展上,站穩領先地位。
賴清德也說,我們要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不僅留住台灣百兆資金,更要吸引國際資金投資台灣,促進金融產業發展,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壯大台灣。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