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面臨高達50%的美國進口關稅威脅,巴西飛機製造商 Embraer (EMBR3-SA) 最終僅被課徵10%關稅。靠著與美國航空業緊密的合作關係、積極遊說以及對美國經濟的貢獻,成功躲過關稅衝擊,股價因而上漲超過 20%
E175的重要性
Embraer 的 E175 是唯一符合美國機師工會「範圍條款」(Scope Clause)要求的機型,可供小型區域航線營運使用。該條款規定區域航線只能使用載客數不超過 76 人、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 86,000 磅的飛機。
目前有近 200 架 E175 尚待交付給包括 American Airlines (AAL-US)、SkyWest (SKYW-US)、Alaska Airlines (ALK-US)及 Republic Airways 等美國航空公司,而這些客戶對該機型的依賴。其商務機中,美國市場也佔七成銷售。
關鍵時刻的遊說戰
Embraer 的 CEO Gomes Neto 親赴華府,會晤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與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親自說明關稅可能對美國航空業與就業造成的衝擊。
與此同時,多家區域航空公司如 Envoy、Piedmont 與 Republic 向商務部發信施壓,SkyWest 甚至在分析師會議中公開表示若關稅成真,將無法承擔並可能延遲新機交付。
最終,美國政府決定將 Embraer 飛機排除在 50% 關稅之外,僅適用於 10% 的一般進口稅,使 Embraer 股價應聲上漲超過 20%。
美國製造與本地就業
Embraer 並非只是單純輸出製造的廠商,它在美國擁有近 3,000 名員工,並在當地設有行政辦公室與公務機最終組裝線。
其飛機大量採用美國製零件,包含GE Aerospace (GE-US)提供的引擎,估計自今至 2030 年將向美國採購高達 210 億美元的零件。
可控的代價
儘管成功躲過 50% 的懲罰性關稅,Embraer 仍須承擔自 4 月起實施的 10% 關稅。但因美國零件佔比高,實際課徵稅率僅落在三分之一至一半之間。Embraer 表示,這一成本雖有影響,但屬可控範圍,未來仍會持續爭取恢復零關稅政策。
美國航空 CFO Devon May 指出,「50%的關稅根本說不通,我們相信政府了解 Embraer 對北美航空與整體經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