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直播的主要內容是如何運用存貨細項與存銷比觀察,來去輔助判斷公司的短期營運狀況,不過QA時,有蠻多人其實還不太明白,存銷比可能也會有一些產業是不太適用,所以本篇文章會幫大家補充一下。
那麼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存銷比的核心觀念:
公式為:存銷比 = 存貨 / 近三個月合計營收
這一指標的核心在於分析供需關係:
存貨:反映了企業的供應能力。
營收:反映了市場的需求狀況。
故當存銷比低於過去平均水準,可能表示需求旺盛、供不應求;而當存銷比高於過去平均水準,則可能反映供過於求或需求萎縮。
那麼更多關於存銷比的邏輯,如果要聽詳細的內容,可以透過優分析產業數據庫內的<直播及實體課>頁面進行觀看。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那麼存銷比適合用於哪些產業?
存銷比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它不是所有行業都能用得上。最適合用存銷比來觀察的,是那些需要準備很多存貨、而且產品需求變化快的行業。也可以簡單說,就是那些靠「先準備好貨,然後再賣出去」來賺錢的公司。
1.半導體產業
為什麼適合?
半導體產業做出來的東西(晶片)很精密,生產過程較長,需要提前準備很多材料。而且晶片需求受手機、電腦等市場影響非常大,波動也很快,所以就很適合透過存貨細項與存銷比進行觀察。
例如:
台積電做晶圓代工,當它的「原材料」和「在製品」數量快速增加時,可能代表接到很多訂單,要提前備貨。但如果備了很多貨,營收卻沒增長,就要小心是不是市場需求在放緩。
2. 電子製造業
為什麼適合?
電子製造業,比如手機、電腦的代工廠。市場需求變化快,他們要快速生產並送到市場,這就也需要提前準備好材料和部件。
例如:
在過去,iPhone新品上市前,鴻海需要提前準備很多手機零件。這時候它的存貨就會增加。如果後續營收大幅增加,就表示新品銷售不錯,存貨消化得很快。但如果營收沒起色,可能代表產品銷售不如預期。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3.汽車零件產業
為什麼適合?
邏輯上跟電子製造業差不多,如果汽車市場需求變好,零件廠商自然會提前備貨;反之,需求下降,他們的存貨可能會堆積。
4.消費電子產品產業
為什麼適合?
這些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更新換代快,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大,製造商需要根據預期快速調整存貨。
當然還是有很多產業沒有舉例到,但簡單說,只要該產業有以下特徵,都可以使用存銷比去觀察看看:
1.需要提前備貨的產業。
2.需求波動較大,所以公司更要去預期需求的增減。
3.存貨和營收關聯密切的產業,像鴻海、台積電等。
那麼哪些產業較不適用存銷比?
1.以無形價值為主、或服務型產業
為什麼不適用?
這類行業主要賣軟體或服務,而不是實體產品,所以較少實體存貨,存銷可能較無法反映公司的經營狀況。
例如:
軟體公司的收入主要軟體訂閱或雲端服務,雖然會有軟硬整合後一起出貨的實體產品,但由於無法細拆軟體價值或實體價值(公司也不會告訴你),所以存銷比的參考意義就比較不大。
金融業(如銀行、保險):
獲利多是貸款、保險合約、利息收入等等,和存貨管理沒有關聯。
2.偏客製化或工程類的產業
為什麼不適用?
這些行業按工程、客製化訂單生產,基本沒有固定大規模的存貨需求,所以存銷比較無參考價值。
例如:
建設公司:
建築項目周期長,存貨主要是施工中項目(在建工程),和短期銷售無關,反而應該更注意合約負債指標。
3.生技產業
為什麼不適用?
這些行業的核心價值是專利、品牌、研發成果或技術,實體存貨不是重點,存銷比無法衡量它們的實際需求狀況。
4.水泥業或資源型產業
為什麼不適用?
這些行業的存貨變動較小,且國際商品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獲利,更多應該是要關注在基礎建設計畫或是國際商品報價的指標上。
那麼有些不太適用的產業無法完全列舉,簡單總結一下:
若是有以下特點,那麼存銷比的觀察價值可能會沒那麼高:
1.比較沒有實體存貨:像軟體、金融服務業,其核心價值在於服務或無形資產。
2.以訂單導向或客製化:像建築業,其存貨與需求較無直接關聯。
3.以專利、研發成果為重:像生技業,存貨的多寡也跟公司的營運關係不大。
4.資源型行業:水泥、石油業等,更受到原物料報價或是政策、基礎建設等影響。
🔔號外🔔財務比率分析開課了!
想用跟法人一樣的角度來分析公司,學習與專業投資者一樣的領先思維
懂得利用財務比率將成為你一大武器
千萬好評、備受推崇的大會計師 蔡淑惠老師 親自教授,內容絕對實用!
課程加碼 優分析資深研究員 30分鐘 實戰演練教學
直播課介紹、購買 https://uanalyze.pse.is/6wnxan
實體課介紹、購買 https://uanalyze.pse.is/6wnx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