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比利時政府正考慮將核電裝置容量從目前的4吉瓦(GW)擴增至8GW,這可能涉及建造新核反應爐,並延長現有反應爐的使用壽命。
比利時能源政策轉向的背景
比利時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處於能源政策的兩難之中。
一方面,該國依賴核能來滿足其約50%的電力需求;但另一方面,比利時政府曾於2003年通過法案,計劃逐步關閉所有核電站,轉向再生能源。
比利時在2023年12月與法國能源公司Engie達成協議,決定延長兩座核反應爐(Doel 4 和 Tihange 3)的運行期限。
這兩座核電站原定於2025年關閉,但如今將繼續運作至至少2035年,這意味著比利時政府的立場已逐漸從「淘汰核能」轉變為「擴展核能」。
根據歐盟的氣候政策,比利時需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然而風能與太陽能的間歇性問題仍未完全解決。
隨著人工智慧(AI)、數據中心等高耗能產業的崛起,確保充足的電力供應變得更為迫切。
政府計劃與技術選擇
政府的計劃不僅是維持現有的4GW核能運行,而是希望再增加4GW的裝置容量。雖然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是可能的選項之一。
但僅依靠SMR無法提供足夠的發電能力,因此政府仍需考慮傳統大型核反應爐。
這一決策可能促進全球核能技術市場的發展。若比利時選擇大型核反應爐,法國EDF、韓國Kepco及中國中廣核(CGN)等企業可能參與競標。
若政府決定部分採用SMR技術,則美國NuScale、加拿大Terrestrial Energy等公司也可能受益。
此外,歐盟內部對核能的態度仍存分歧,這可能影響未來的政策合作與市場競爭格局。
對歐洲及全球能源市場的衝擊
比利時核能擴張不僅是國內能源結構的調整,也可能對歐洲及全球能源市場產生廣泛影響:
🔻減少歐洲對天然氣的依賴:比利時的核能擴張計劃,若能順利執行,將降低對LNG的需求,可能影響美國、卡達、澳洲等主要LNG出口國的市場策略。
🔻改變歐洲電力市場格局:比利時與鄰國法國、德國和荷蘭擁有電力互聯網路,核能擴張可能降低該國的電力成本,影響區域內電價。
🔻影響歐盟能源政策與內部分歧:歐盟內部對核能的態度存在明顯分歧。比利時的轉向可能加劇這一分歧,甚至影響歐盟對「可持續能源」的定義與相關政策。
🔻可能影響再生能源的發展步調:比利時目前積極發展離岸風電與太陽能,若核能擴張,可能影響政府對再生能源的投資比例與發展速度。
未來展望
儘管比利時政府積極推動核能擴張計劃,仍存在諸多挑戰。首先,Engie已表態無意建造新的核電站,這意味著政府需要尋找其他投資夥伴,例如法國EDF。
其次,核電站建設涉及龐大資本投入與長期規劃,如何確保財務可行性將是一大考驗。此外,歐盟競爭監管機構可能對這一計劃進行審查,導致政策推進的複雜性增加。
然而,在全球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比利時的核能擴張計劃無疑將成為歐洲能源政策的重要觀察指標。
如果計劃順利推進,這將對歐洲能源安全、核能市場發展、天然氣進口需求以及歐盟內部能源政策的未來方向產生重大影響。
適合對象:對基本面分析有興趣,希望了解法人如何判斷公司合理價值的人
課程方式:直播 (線上觀看免報名)+實體( 詳見報名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