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關鍵課|精華整理1、心法&經驗篇,破解投資迷思,避開投資陷阱!

2025年04月30日 15:1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大家有參加【投資關鍵課】嗎?許多學員回饋收穫滿滿,讓我們非常感動。為了幫助大家複習與學習,我們將以專題文章的方式,整理這次課程的精華內容——從「產業週期」到「折現估值」,一次帶你掌握投資人必學的核心知識!

投資人常見的三大問題

我們將逐一為大家做清楚的說明!幫助你釐清觀念、掌握投資脈絡:

  1. 為什麼公司的盈餘會上下波動?循環對股價有著深遠影響,連台積電這樣的龍頭企業也無法倖免,懂得背後的邏輯非常重要!
  2. 便宜就能買嗎?漲多就不能追嗎?股價不等於公司價值。學會估值,才能在面對市場起伏時,做對投資決策。
  3. 股價下跌就該進場?還是應該等等?如何判斷是「機會」還是「陷阱」?

美國關稅風暴下,股市大跌該怎麼辦?

現在該怎麼做?也許你手上的股票正在下跌,但別忘了,其他更好的股票可能跌得更慘。

這堂課會教大家估值的方法。大家都想知道台積電會漲到多少,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其實沒那麼重要。因為只要我能夠獲得很高的報酬率,它最終會漲到多少,其實已經不重要了。或許你之前一直想買台積電,卻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現在也許就是機會。近期美國掀起「關稅風暴」,不過川普宣布暫緩對75個國家的關稅90天,所以我們還有近90天的時間可以好好思考,要不要調整手中的持股。

其實折現估值模型,本質上就是本益比的一種延伸。這是你遲早都得學的工具,既然早晚都要學,不如今天就學會。很多人做了大量的資訊收集與分析,但如果你沒有進行估值,那就等於沒做真正的分析。

我看技術線型來投資,估值有用嗎?🙍

舉個例子。假設我是一個只看技術線型的投資人,你可能看到台積電的股價從高點回落,接下來的支撐位置大概在600元左右。你可能會想,現在能不能買?但也擔心萬一川普再出招、提高關稅,股價可能會繼續跌,那600元還買不買得下手?

你心裡會掙扎:這價格看起來可能會反彈,但又不確定是不是低點。這時候,你要怎麼決策?你會猶豫,對吧?

但是,如果我再給你一項關鍵資訊——讓你知道台積電的「合理價值」是多少,透過折現模型一看,發現現在是非常便宜的價格。

這時候,你手上的技術線圖就變得有意義了。因為當你用技術分析來判斷,加上估值的參考,整個判斷就完整了。如果你不知道現在是便宜還是昂貴,那其實你根本無法做出明確決策。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估值是投資分析的最後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如果你不進行估值,你的投資策略就無法真正成形。

總經投資人怎麼用估值,看看實際案例福特汽車🤦‍♂️

再假設,我是以總體經濟為出發點的投資人。從總經的角度來看,關稅會影響整體GDP,今年的GDP也因此被下修。那麼,川普的關稅政策會對哪個產業衝擊最大?答案是汽車產業。而美國汽車業的龍頭是誰?就是福特Ford Motor(F-US)。那麼身為總經導向的投資人,並且在今年1月就已經預期到關稅會開始實施,請問會怎麼做?

福特汽車(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答案很合理——可能會選擇放空福特,這是一個根據總經邏輯推演出來的操作策略。

福特汽車(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福特今年獲利下修幅度高達-32.5%,這個判斷沒有錯,基本面明顯惡化,但股價卻逆勢上漲+1.35%,為什麼?因為原本股價就不貴,估值後就知道很便宜,從當時股價反推回去,1-5年股價隱含獲利成長率是-5.97%(見下圖)。

算折現(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一樣的道理,現在投資人都很擔心大盤會下來,認為景氣會衰退。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有的股票不一定會跌,而且如果沒有衰退的話,是不是它還會暴漲! 第一個重點,一定要估值!

懂得估值,循環變成你的好朋友

很多人有估值,尤其是優分析的使用者,但你可能忽略循環。第二個重點,如果你不搭配現在所處的循環來看,做出來的決策很可能會不準。

還有,循環是你的好朋友。當市場在走庫存循環、或景氣下行的時候,很多公司的股價會大跌,但其實公司的價值根本沒什麼變。

就像蘋果一樣,股價在 2023 年初,經歷一波庫存循環,直接跌了三成。當時iPhone賣得不太好,市場開始擔心,股價狂掉。但你回頭看,蘋果的實際價值有變嗎?沒有!

巴菲特就是懂這個道理。他從 2016 年就開始買進蘋果,而且越跌越買。他不是在賭,而是因為他重視估值、知道公司的合理價值,股價跌代表更便宜的入場機會——只要公司的基本面沒變,那就還是好生意。

所以,循環來的時候不要怕,只要你懂得看估值,這反而是你撿便宜的機會。

估值,高點估值是最容易出錯的時候

當你在景氣循環的高點去做估值,是最容易犯下大錯的時候,這點一定要記住。為什麼?想想看,一家公司在成長很好、表現亮眼的時候,分析師的預期通常會非常樂觀。

而當公司股價一路上漲時,分析師的預期往往會更樂觀,因為他們其實也不知道股價的盡頭在哪。所以這時候你去做估值,參考分析師資料,很可能會算出一個「看起來很便宜」的價格,甚至出現非常低的隱含成長率。但事實上,這樣的“便宜”,往往是最危險的陷阱。

反而,在其他循環階段做估值相對安全。因此,優分析在教估值的時候,一直強調:估值一定要搭配循環來看。

真正便宜的股票,大家都不想碰

另外,很多人都喜歡在熱門股成長最快的時候進場,當公司營收、EPS變差、景氣不好時,卻一點興趣都沒有。但事實上,當一家公司經歷低谷、被市場忽視的時候,反而才是估值被低估、風險最低的時機。

為什麼?因為就算景氣持續不好,這些公司早已砍完庫存、庫存很低,根本也沒什麼可以再砍的了。即便賣不好,對營運的衝擊也有限。這就像前面講的福特那樣,經歷了循環,也未必會怎麼樣。

但你反過來看現在的熱門股,例如 AI 熱門股,如果客戶突然開始砍單,影響可是非常劇烈的。因為這些公司庫存高、預期又高,成長預期一旦落空,跌幅就會很驚人。

📘 下一篇將深入探討「折現估值模型」如何與產業循環結合,幫助你做出更有邏輯的投資決策,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折現估值
產業循環
庫存循環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