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加徵進口關稅的背景下,賓士 (MBGn-DE)調降2025年汽車部門的利潤率與營收預測,並表示第二季單季已遭遇近4.2億美元的關稅成本衝擊。雖然美歐貿易協議避免了一場全面貿易戰,但對歐洲車廠的壓力仍未解除。
美國關稅重擊
賓士宣布將今年汽車部門的營業利益率預期調降至4-6%,整體集團營收也預期「顯著低於2024年水準」,比起2月的原預測6-8%大幅收斂。這波下修主要源自美國關稅政策造成的成本壓力。
根據該公司說法,第二季因美國關稅對其調整後息稅前盈餘(EBIT)利潤率的影響為150個基點,折合約3.62億歐元(約4.18億美元)。
美歐貿易協議
近日歐盟與美國達成框架性貿易協議,將大多數歐洲商品的進口關稅設為15%,雖低於原威脅的27.5%,但對汽車製造商而言仍屬高負擔。福斯汽車 (VOWG-DE)旗下豪華品牌Porsche也因此調降全年獲利預期。
執行長 Ola Kaellenius 指出:「雖然有了貿易協議,但與美國達成車業個別減免協議的機會仍極不明朗。」
由於賓士進入美國市場的車款多數自歐洲出口,而非經由墨西哥與加拿大,實際上是本次貿易協議的「相對受益者」。此外,公司在美國阿拉巴馬州 Tuscaloosa 設有工廠,亦為歐洲市場的重要出口基地。
中國市場隱憂
第二季賓士調整後營業利益降至19.9億歐元(約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腰斬,計入阿根廷廠房出售與重整支出(7.5億歐元)後,報告中營業利益更進一步下滑至12.7億歐元。
同期營收也年減9%,至331.5億歐元,主因為汽車與廂型車銷量下滑與關稅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銷售連兩季大幅下滑。公司早前表示,2025年第一與第二季在中國的單位銷售量分別年減10%與19%,突顯在當地面臨的激烈本土競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