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陰影與光芒並存:印度能源市場的真假面具

2024年12月03日 16:4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再生能源|陰影與光芒並存:印度能源市場的真假面具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2024年12月3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印度正在推進一場雄心勃勃的能源轉型,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500吉瓦,並提升再生能源在全國電力供應中的比例。

目前的能源結構仍然高度依賴煤炭,佔電力生產的75%,而太陽能和風能僅佔12%。這表明印度的能源轉型進程面臨巨大的結構性挑戰。

在政策層面,印度政府要求各邦逐步提升綠色能源採用比例,目標是在2030年將全國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43.3%。然而,多數邦在執行層面進展緩慢,缺乏足夠的政策驅動和資源投入。

Adani案對印度能源市場的影響

近期,Adani集團因涉嫌賄賂2.65億美元以取得印度多邦的太陽能電力供應合約,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

根據美國當局的指控,安得拉邦接受了其中的2.28億美元賄賂,從而簽署了約7吉瓦的太陽能供應協議,成為該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交易之一。

目前,安得拉邦政府正在調查相關合約文件,並考慮取消這些具有爭議性的協議。

同時,這一事件對Adani集團造成嚴重衝擊,不僅導致公司股價和債券暴跌,還促使其合作夥伴法國能源巨頭TotalEnergies宣布暫停對其進一步投資。


※此圖表顯示1990年至2022年間印度一次能源產量的顯著增長,突顯印度能源需求的快速提升及能源結構轉型的壓力。

印度再生能源市場的結構性困境

♦能源結構的失衡

印度的能源結構依然以煤炭為主。根據2023年的數據,煤炭占能源生產的75%,而再生能源(不包括水力發電)僅占12%。
這種高度依賴化石燃料的現狀與印度政府在2030年前實現500吉瓦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的目標形成鮮明對比。
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從能源結構根本上進行轉型,但當前的市場表現卻顯示出巨大的落差。

♦基礎設施與政策缺陷

Adani案所涉及的8吉瓦太陽能項目揭示了印度再生能源市場的深層問題。
一方面,基礎設施的不足,包括電網承載力和儲能技術的落後,使得再生能源項目難以穩定供應。
另一方面,政策層面對地方政府缺乏約束力,各邦在推進再生能源採購上的進展參差不齊,進一步阻礙了市場發展。

再生能源市場的政策與機制挑戰

Adani案的項目是印度首個未附帶州政府保證購電協議(PPA)的重大招標項目。

這種模式降低了市場的確定性,導致買家遲遲無法落實。截至目前,印度已有30吉瓦的再生能源項目完成招標,但因缺乏買家而被擱置。

再生能源的發展還面臨需求與供應的結構性不匹配問題。專家指出,許多邦的電力分配公司對再生能源的需求有限,甚至更傾向於選擇更為穩定的化石燃料供應。


※此圖表展示2023財年印度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的分佈,突出太陽能和風能在綠色能源發展中的重要性。

解決方案與未來展望

為實現能源結構的根本性轉型,印度政府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印度應加速投資電網升級和儲能技術,以解決再生能源間歇性供應的問題,並提升電力分配的靈活性和效率。

  2. 推動需求導向的市場機制
    在招標前確定買家需求,並為專案提供更明確的市場支持,這將有效減少延遲和取消的風險。

  3. 提高地方政府參與度
    通過政策激勵和技術支持,促使各邦積極推進再生能源項目,從而縮小中央政府目標與地方實際行動之間的差距。

  4. 深化國際合作
    針對Adani案引發的投資信任危機,印度應加強與國際投資者的合作,通過透明的市場機制和穩定的政策環境吸引更多外資。

結語:印度能源轉型的關鍵考驗

Adani案雖然揭示了印度再生能源市場的結構性挑戰,但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政策與市場機制的契機。

隨著全球對綠色能源需求的增加,印度如果能夠及時應對這些挑戰,依然有機會實現其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目標。

能源轉型對於印度不僅是國內經濟增長的核心要素,更是其在國際能源市場中奠定領導地位的重要基石。

未來的成敗將取決於政府和市場是否能夠在政策、基礎設施和執行力上實現全方位的突破。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