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AI雲端新勢力Nebius Group(NBIS-US)今年無疑是華爾街最受矚目的AI概念股之一。這家自俄羅斯搜尋巨頭Yandex分拆出來的AI雲服務公司,上市之後股價如脫韁野馬般飆升。今年以來累計上漲284%,公司市值一舉衝上294億美元,在2025年9月宣布與微軟Microsoft(MSFT-US)簽下金額高達194億美元的長期合作協議後,正式躋身全球 Tier-1 AI雲供應商。

微軟「缺晶片」轉向外包 Nebius吃下194億美元大單
微軟與Nebius最初於2025年9月8日簽署初步協議,金額為174億美元、期限五年,並保留追加至194億美元的空間。這份協議的執行核心,正是Nebius位於美國新澤西州Vineland的新資料中心。該基地設計最大電力負載300MW,內部部署NVIDIA最新Blackwell與Blackwell Ultra GPU,將專供Azure雲端平台運算需求,首批產能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上線。
Nebius因此正式成為微軟AI雲基礎設施的關鍵供應商之一。
法人指出,微軟轉向與Nebius合作,反映出大型科技公司正面臨NVIDIA晶片供應吃緊與自建資料中心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藉由委外給專業AI雲供應商,微軟不僅能降低資本支出與維運人力,也能更靈活地調整算力資源。對Nebius而言,這筆長約等於鎖定未來數年的穩定現金流,改善過去營運波動的結構性問題。
「算力即合約」時代來臨 Nebius與CoreWeave短兵相接
隨著AI模型規模持續膨脹,市場逐漸進入「算力即合約(Compute-as-a-Contract)」的新階段。企業不再單次租用GPU,而是透過多年期合約確保穩定的算力來源。微軟與Nebius的合作正是這一趨勢的典型案例,也使Nebius直接與CoreWeave(CRWV-US)、Crusoe、Lambda Labs等AI雲專營商短兵相接。

Nebius的獨特之處在於採用全棧自研(Full Stack)模式:從伺服器硬體設計、資料中心冷卻系統到AI雲平台軟體,全部自行開發。這讓公司能更有效率地整合能源與硬體資源,降低單位算力成本,並保有靈活的價格策略。法人指出,這樣的垂直整合架構,使Nebius在算力密集型客戶(例如Frontier AI Lab或大型生成式AI開發商)中更具吸引力。
營收爆發式成長 從虧損6.41億美元到淨利5.86億美元
根據法人共識預估,Nebius在2024年的營收僅1.18億美元,虧損達6.41億美元。然而隨著微軟合約生效與Vineland廠啟用,2025年營收預期將躍升至5.8億美元,年增超過391%。
法人進一步預測,2026年Nebius營收可望攀升至18億美元,年增約210%,2027年更有機會突破41億美元,再成長118%。換算下來,短短三年內公司營收將暴增約34倍。
分析師指出,這樣的成長軌跡不僅源自微軟的長約貢獻,也反映Nebius在AI Studio推論平台與企業級客製雲服務上的成長動能。
高估值背後仍有風險 電力與交期成關鍵變數
雖然市場普遍看好Nebius的長期成長,但法人也提醒,公司仍面臨數項營運挑戰。首先,Vineland資料中心的接電與GPU交付時程若延誤,將直接影響2025年產能開出節奏。其次,Blackwell GPU供應鏈仍緊張,若NVIDIA出貨延後,短期營收認列恐受影響。此外,Nebius持續進行的大規模資本支出也可能壓縮自由現金流,導致短期財務槓桿偏高。
儘管如此,法人整體評價仍偏正面。長期來看,Nebius憑藉其自研架構與高效率資料中心設計,有望在Tier-2 AI雲端中脫穎而出,並在2026年以前穩定擴大其在美國市場的市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