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投資時常遇到一個狀況是:我很看好一間公司的未來發展,多方分析後認為成長性確實不錯,但買進後等上一年半載都不漲,這時該怎麼辦?
其實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有的股票要一直等,等好久怎麼辦,能不能快一點。
但後來想通了,買股票本來就要等。
那些比較慢上漲的,是你為了要買到比較快漲的、漲比較多的『必須付出的成本』。
你就是一定要買一個組合,為的是買到那一兩檔漲的快又多的。
只有兩檔大漲會怎樣?
我們來試算一下,若你買十支股票,只有兩檔大漲,其他都在等,會得到怎樣的報酬率?
先看左邊表格,如果有8支股票都是小打小閙,只有2支大賺,你的平均報酬率還是有19%。
再看右邊表格,如果把2檔大賺的去掉,其實平均只賺1%而以,你就知道這2檔大賺的,貢獻了投資組合大部分的報酬率。
分散還是重壓?
你會說:那我只買兩檔行不行,這樣報酬率被分散掉了,感覺不划算。
關於這個問題,成長股大師彼得林區有給出他的看法:你買許多股票,都是為了買到那一檔『哈理遜福特』,為了買到他,你必須多出手幾次才能放大買到的機率,如果你只買兩檔,很有可能會剛好只買到表格中那幾檔綠字的股票。
再白話一點講,如果可以只買一檔就買到飆股,我也不會白吃到買十檔。
投資人應該認清現實,你真的沒有比巴菲特、彼得林區厲害,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再說了,如果你真的那麼厲害,那就算買十檔,也應該會是十檔飆股,不是嗎?怎麼可能還會有賠錢的股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