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交付量回升並優於預期,波音 (BA-US)第二季虧損明顯縮減,顯示營運逐漸穩定,但市場卻不領情,股價當日收跌4.4%。公司仍面臨新機型延遲認證與供應鏈壓力等挑戰。
交付回升
波音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調整後核心每股虧損為1.24美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2.90美元虧損,也優於市場預估的1.48美元虧損。營收則成長35%(如封面圖所示),達227.5億美元,同樣超出市場預估的218.4億美元。
該季自由現金流消耗僅為2億美元,顯著優於市場預期的17.2億美元與前一季的23億美元。公司財務長 Brian West 指出,儘管商用機業務全年仍預期虧損,但自由現金流有望在年底轉正。
商用機方面,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206架737 MAX,較去年同期135架大幅成長,總商用機交付量達285架,較2024年同期的175架顯著增加。
認證問題仍為隱憂
儘管營運回穩,但波音承認 737 MAX 7 與 MAX 10 的 FAA 認證時程延後至2026年,遠遲於先前預期的2025年底。這對公司長期產品線與市場信心形成挑戰。執行長 Kelly Ortberg 坦言,目前 MAX 機型除冰系統的技術調整仍「比預期複雜」。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對提升產能持審慎態度,仍未批准將 737 MAX 的產量提升至每月42架。FAA 署長 Bryan Bedford 雖稱波音品質改善「確實存在」,但仍處於觀望階段。
軍用業務
軍事與太空部門方面,波音重新啟動向美國空軍交付 KC-46 加油機,並於本季開始 MQ-25 無人加油機的地面測試。該部門本季轉虧為盈,錄得1.1億美元營業利潤,相較去年同期虧損9.13億美元。
不過,位於聖路易地區的3,200名國防部門工會員工已否決一項四年期合約,若談判破裂,可能於週日發動罷工。儘管規模遠小於2024年33,000名商用機員工的罷工,仍為未來營運帶來不確定性。
Charleston南卡州工廠的787產線則已從每月5架增至7架,預計可交付10多架因供應鏈問題而延遲的機型。
執行長 Ortberg 於財報會議上強調:「我們持續落實安全與品質計畫,營運穩定度正逐漸提升。」並對川普總統的關稅促成貿易協議的手法表示支持,「這對我們航太業務有利,能創造更多美國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