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全球局勢變化,德國正積極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本週,德國總理奧拉夫·蕭茲帶領一個高層代表團前往印度首都-新德里,試圖通過更大規模地進入印度市場來應對這一挑戰。儘管印度可能無法完全取代中國的地位,德國仍對這一轉變寄予厚望。
印度:德國企業的下一個增長點?
印度的龐大市場和迅速增長的經濟吸引了眾多德國企業,從汽車業到物流業,無不看好印度的發展潛力。印度擁有大量的年輕技術工人、相對低廉的成本基礎以及每年約7%的經濟增長率,這使其成為德國尋求減少對中國依賴時的首選。儘管如此,德國經濟仍面臨挑戰,尤其是在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
德國公司對印度市場充滿樂觀,預期未來五年內收入將顯著增長。德國物流巨頭DHL計劃在2026年前向印度投資5億歐元,以應對快速增長的電子商務需求。與此同時,福斯汽車也在評估與印度合作伙伴的聯合生產計劃,以應對其在中國市場銷售下降和本國生產成本高昂的問題。
這張圖可以看到,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在這段時間內呈現增長趨勢,尤其是在2020至2022年達到了高峰,分別為743.9、819.7和848.4億美元,2023年和2024年則有所回落,預估數據分別為713.6億美元和709.5億美元。
中國仍然重要,但印度成關鍵
儘管德國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中國市場依然舉足輕重。2022年,德國對印度的直接投資約為250億歐元,僅佔對中國投資的20%。
不過,德國工商會預計,到本世紀末,這一比例將上升至40%。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提前一天抵達印度,開幕亞太經濟會議,表明德國將印度視為「去風險化」中國的替代策略。
印度的挑戰與潛力
德國企業對印度市場的增長充滿期待,但也不得不面對當地的挑戰,例如繁瑣的官僚程序、腐敗以及稅收制度的複雜性。
儘管如此,許多公司仍計劃在印度擴大投資,這顯示出印度作為替代市場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BCG的專家強調,印度的政治穩定和低廉的勞動成本使其成為「中國+1」策略中的重要角色。
“中國+1”策略是許多國家或企業為了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過度依賴,而採取的分散風險策略。這個策略的核心是除了依賴中國作為主要的生產或貿易夥伴外,還會在其他國家(例如印度、越南等)建立額外的供應鏈或合作夥伴。這樣,當中國市場或供應鏈出現問題時,企業可以依靠“+1”的國家來維持運營,從而降低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