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2024年12月5日的會議中,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國(OPEC+)對其石油生產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
該組織決定將原定於2025年1月實施的增產計劃推遲三個月至2025年4月,同時將全面結束現有減產措施的時間延長一年至2026年底。
這一舉動反映了該組織對全球石油需求疲弱的預期以及來自非OPEC+國家的石油產量迅速增加的擔憂。
這次政策變動表明,OPEC+試圖在全球能源市場中保持穩定的價格環境,避免供過於求對市場造成壓力。同時,該政策的實施可能影響市場供需平衡,對國際石油價格產生深遠影響。
OPEC+ 目前的減產政策概述
截至目前,OPEC+ 成員國總計每日減產約585萬桶,約占全球石油日需求量的5.7%。
該減產政策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第一:全體成員每日減產200萬桶,自2022年開始實施,本次會議將該措施延長至2026年底,比原計劃多延長一年。
第二:八個成員國包括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哈薩克、科威特、阿曼、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及阿聯酋,自願每日減產165萬桶,該措施同樣延長至2026年底。該減產於2023年首次宣布時還包括加蓬,但該國目前已不再參與。
第三:額外的每日220萬桶減產措施由同一組成員國實施,原計劃於2024年底結束,但會議決定將其延長三個月至2025年3月,旨在應對短期內市場供應過剩的壓力,進一步穩定油價。
此外,阿聯酋在此次協議中獲得了更高的生產配額,自2025年4月起逐步增加每日30萬桶的產量,並於2026年9月達到新的配額上限,進一步鞏固其作為OPEC+核心成員之一的重要地位。
2025年3月後的OPEC+產量影響
根據協議,OPEC+ 公布了具體的產量調整計劃,詳述了自2025年4月起,隨著220萬桶自願減產的逐步取消及阿聯酋產量增加,整體產量的變化。
其他成員國的產量將保持穩定至2026年底。這些措施將如何影響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主要取決於全球經濟增長、需求復甦速度以及非OPEC+國家的供應競爭力。
專家預測,延後增產計劃可能有助於短期內支撐油價,但長期效果需進一步觀察。
未來展望
OPEC+自2016年成立以來,逐漸成為全球石油市場的重要調控力量。隨著能源市場面臨轉型壓力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該組織持續利用減產措施穩定市場。
然而,非成員國如美國的頁岩油及其他新興石油供應商的強勁增長,使OPEC+的市場份額逐漸受到挑戰。
展望未來,OPEC+需在保護自身利益與維持市場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延長減產及推遲增產的策略顯示該組織對需求增長的謹慎態度。
同時,如何應對新能源的競爭及全球減排政策對石油需求的壓力,將成為其未來運營的關鍵挑戰。
※此圖表明全球對石油的需求依然穩健,但未來的增長可能受到新能源發展與減碳政策的挑戰。該趨勢支撐了OPEC+在減產政策與增產計劃上的審慎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