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全球能源大洗牌!亞洲裝機量飆升,未來市場將如何改變?

2025年01月28日 18: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能源︱全球能源大洗牌!亞洲裝機量飆升,未來市場將如何改變?
圖片來源:美聯社AP

2025年1月2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亞洲的再生能源發展速度正在改變全球能源市場的格局。2024年,亞洲新增了45萬兆瓦的再生能源發電容量,遠遠超過歐洲的10.9萬兆瓦和北美的9.3萬兆瓦。

如今,亞洲的再生能源總裝機量已達250萬兆瓦,幾乎是歐洲的兩倍,北美的三倍,佔據了全球再生能源發電能力的一半以上。這種增長不僅讓亞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能市場,也正在影響全球能源價格、供應鏈佈局以及各國對未來能源戰略的選擇。

亞洲再生能源快速崛起的關鍵因素

亞洲之所以能在再生能源發展上取得如此驚人的增速,主要來自幾個核心動力。政府政策的積極推動是最重要的因素。由於多數亞洲國家長期依賴進口化石燃料,能源安全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核心議題。發展本土的太陽能與風能不僅可以降低對國際能源市場的依賴,還能減少能源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此外,亞洲的電力需求持續攀升,工業發展與城市擴張帶來的能源消耗成長,使各國必須尋找更經濟、更可持續的電力來源。過去,燃煤發電曾是主要選擇,但隨著環保政策趨嚴,再生能源成為最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中國在這股綠能浪潮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作為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設備製造國,中國目前約佔亞洲綠能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二,並持續擴大產能。不僅如此,中國的太陽能與風能設備製造成本遠低於歐美國家,使得亞洲市場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快速建置大型綠能發電站。再加上與歐美的貿易摩擦升溫,中國逐漸將再生能源產品的銷售重心轉向亞洲內部市場,這進一步加速了區域內的綠能建設。

相比之下,歐美市場的發展則顯得遲滯。歐洲雖然長期以來在再生能源技術與政策上處於領先地位,但近年來內部政治不確定性增加,使得各國在綠能發展上的步調放緩。

此外,俄烏戰爭導致天然氣供應短缺,許多歐洲國家不得不轉向昂貴的液化天然氣(LNG)進口來維持電力供應,進一步推高了能源成本。另一方面,美國的再生能源發展速度也受到政治因素影響。如果政府政策轉向保守,對綠能產業的補助減少,企業投資的積極性也會隨之降低。

更重要的是,歐美地區的傳統能源企業仍然擁有強大的市場影響力,這些企業長期依賴天然氣發電,並透過政策遊說影響政府決策,使得再生能源的推進受到阻力。

能源市場的變局

這種發展趨勢將對全球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亞洲再生能源供應的快速增加,將可能使當地電價下降,尤其是在太陽能與風能的裝置容量持續成長的情況下,發電成本將比化石燃料更具競爭力。

這將使亞洲地區的製造業與科技產業擁有更低的營運成本,進一步吸引全球產業鏈向亞洲轉移。而在歐美,若依然高度依賴天然氣發電,能源價格可能會持續上升,進一步加劇地區間的市場競爭力差距。

如果這股趨勢持續,亞洲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徹底改變全球能源版圖,從過去的化石燃料依賴區轉變為綠能技術與生產的中心。這不僅影響國際能源貿易,也可能讓全球產業供應鏈進一步向亞洲靠攏,改變全球經濟勢力的分布。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