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月稀土出口量在與美國達成協議後大幅反彈,但同樣受控管的兩種關鍵礦產──銻與鍺,出口表現依然疲弱。根據中國海關最新公布的數據,這兩種金屬的出口量較年初大幅下滑,顯示在打擊規避出口限制的同時,中國政府對其出口控管尚未放鬆。
銻鍺出口持續下探、稀土出口止跌反彈
6月,中國銻與鍺的出口量分別較1月下降88%與95%,出口量跌至歷來低點之一。這兩種金屬廣泛應用於武器、電信與太陽能電池等領域,而中國是全球主要的開採和精煉來源。
自2023年與2024年起,鍺與銻分別被納入中國的出口管制清單。2024年12月起,銻與鍺對美出口遭到全面禁止,此為中國針對美國晶片限制政策的反制措施之一。圖表呈現中國自2025年1月至6月,銻與鍺出口量的相對變化,兩者皆在第二季大幅下滑。
與銻與鍺不同,稀土在4月被納入出口管制清單後曾大幅萎縮,但在上月中美達成協議後已顯著回升,月增32%(相關報導)。相較之下,銻與鍺未有改善跡象。
出口減少與轉運查緝有關
中國近期加強打擊轉運逃避出口限制的行為。國安部門上週通報發現部分貨品透過第三國轉運,意圖規避出口控管。其中,先前有大量銻經由泰國與墨西哥出口至美國,且至少有一家中國公司參與其中。
這些轉運路徑已遭中方阻斷。中國對泰國的銻出口在4月創新高後大減九成,自4月起已無對墨西哥的出口紀錄。
出口限制導致市場價格上揚。自2023年7月中國限制鍺出口以來,高純度鍺現貨價格已翻倍;銻價格自2024年5月以來接近四倍漲幅,反映出市場對供應中斷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