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挪威鋁業巨頭Hydro近日宣布,將投資16.5億挪威克朗(約1.56億美元),在其位於Karmøy的鋁冶煉廠興建一座全新的鋁線材鑄造設施。
該設施將生產專門用於電力電纜的鋁線,年產能達11萬噸,預計於2028年第一季完工並投入生產。
鋁為什麼是能源轉型的關鍵金屬?
鋁具備輕量、導電、耐腐蝕與可回收等特性,在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幾個主要應用領域包括:電網建設與電力電纜;風電與太陽能設施;電動車與電池;氫能與儲能設備
Hydro擴產與全球鋁業競爭格局的連動
目前挪威占歐洲鋁產量約40%,Hydro是主要生產商之一,並以水力發電生產「低碳鋁」為核心優勢。Hydro此番在Karmøy擴建新產線的幾項關鍵意義包括:
🔹強化歐洲低碳鋁自主性:Hydro利用水力發電製鋁,其產品具有低碳足跡優勢,符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與永續採購政策。
🔹與美國政策形成對比與互補:在美國透過關稅重建本土初級鋁產能的同時,Hydro則鞏固歐洲的中高階鋁產品供應,雙方分別強化不同環節的供應鏈韌性。
🔹區域化與低碳化成為新趨勢:無論是歐美政策或企業行動,都顯示鋁產業正朝向低碳、區域自主、去風險化的方向重組。
與美國鋼鋁關稅背景的潛在關聯
美國鋁業長期存在結構性供應瓶頸,特別是在初級鋁冶煉階段嚴重依賴進口。
全美僅剩少數初級鋁冶煉廠運營,產能不足問題導致供應鏈在源頭小,而下游應用(如汽車、建築、包裝)需求龐大的不平衡結構。
美國政府近年透過鋼鋁關稅與配額政策,試圖限制進口、刺激國內投資。但這些政策對全球鋁貿易格局產生了以下幾點影響:
歐洲鋁品需求回流與自給強化:美國關稅使歐洲鋁出口面臨壁壘,也促使歐洲各國加強自身的鋁供應鏈,減少依賴國外市場。
推動低碳鋁的貿易競爭力:雖然美國課稅的理由為「國安」,但實質上也促進了對「友好國」與「低碳原料」的偏好。
總結:鋁產業迎來低碳與區域化的雙重轉型
Hydro的擴產案不只是單一企業的投資決策,更反映出全球鋁業正進入結構重整的新階段。在低碳轉型與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的背景下,鋁的戰略價值正在快速上升。
未來能掌握「穩定供應、低碳製程與地區配套能力」,就能在能源轉型與綠色基礎建設浪潮中占據有利位置。Hydro在歐洲的布局,正是全球鋁業往高品質、低排碳、去依賴化方向發展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