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再生能源大廠:RWE股價為何大跌?

2024年08月14日 22: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德國再生能源大廠:RWE股價為何大跌?
圖片來源:Reuters

這件事能凸顯「再生能源產業」的一個潛在風險:要達成能源目標所需要投入的資本,可能比投資人想像的還要更高,如果所能得到的收入是一樣的,投入資本報酬率(ROIC)就會降低,進而影響到市場對該類股的評價例如本益比。

事實上,再生能源的成長並非一路綠燈,該行業對於資本支出的壓力太大一直是阻礙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利率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該產業的投入意願與速度。

2024年8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德國的能源龍頭股RWE週三股價繼續重挫, 因為市場對於傳言要收購美國燃氣發電廠運營商Calpine有很大的疑慮,擔心這會讓公司的資本支出壓力大增。

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是這樣子的。

本月早些時候,《PeakLoad》雜誌報導指稱,RWE正在與美國電廠運營商Calpine進行深入談判,計劃收購其少數股份,這讓市場非常意外,因為Calpine是一家主要依賴天然氣發電的公司,這可能與RWE正在推動的「綠色成長」策略相衝突。

RWE AG致力於擴展其風能、太陽能和電池儲能的項目,並積極推動公司向綠色能源轉型。在2024年上半年,RWE AG已經啟動了接近3吉瓦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並且目前有超過10吉瓦的項目正在建設中。這些項目包括了海上風能和陸上風能、太陽能及靈活發電項目。

這裡有個名詞是整件事的衝突點:靈活發電(Flexible Generation)。

什麼是靈活發電?

靈活發電(Flexible Generation)是一種技術,可以幫助電網運營商通過調整需求端來平衡供需,而不是單純依賴增加供應端的發電量。這意味著透過激勵用戶在需求高峰期減少或轉移用電,或者利用儲能系統在需求較低時儲存能量,然後在需求高峰期釋放,來維持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這種發電形式通常包括燃氣發電廠、電池儲能系統和其他能夠快速啟動或停止運行的發電技術,因為有這種技術,才能讓能源公司應對電力需求的波動和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間歇性。

投資人擔心什麼?

投資者擔心,收購這樣一家以化石燃料為主的公司,可能會削弱RWE在可再生能源和減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並影響其環保形象和在市場中的定位。

註:儘管天然氣的燃燒相對於其他化石燃料(如煤和石油)產生的二氧化碳較少,但它仍然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之一。

另外一個令人擔心的是,RWE已經有一個龐大的資本支出計劃來擴展其可再生能源業務。如果再加上收購Calpine這類大型項目,可能會對公司的資本配置和財務穩健性造成壓力。市場也擔心這樣的大型併購可能會影響RWE的債務水平和信用評級​。

整體來說,就是與公司的長期成長策略有所衝突,對市場來說是一個大意外。

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師當時表示,如果RWE進行這樣的收購,將"在資本紀律和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轉型方面迷失方向"。

為何想併購天然氣廠?

在本週三的財報電話會議上,RWE執行長馬庫斯·克雷伯(Markus Krebber)對該報導拒絕置評,只表示美國是RWE唯一尚未做到靈活發電與可再生能源一體化布局的核心市場。

也就是說,為了要達成靈活發電,公司需要投入的資本可能比預期來得更高。

他提到,"我們認為可再生能源和靈活發電的一體化可能是有意義的,但我們會慎重考慮,這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

截至台北時間21:19,RWE股價下跌4.5%,在德國法蘭克福藍籌股指數中表現最差。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的Calpine的所有者在5月告訴路透社,他們正在探索包括公司出售、首次公開募股或股份出售在內的各種選項,當時Calpine的估值約為300億美元。

RWE計劃在2030年前投入550億歐元,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集團之一。目前,RWE的市值為239億歐元(約合264億美元)。

相比之下,如果執行收購的話,這是一筆大交易。

Enkraft Capital的董事總經理Benedikt Kormaier表示,"在資本支出和併購上不採取更謹慎的投資方式,顯然對股價產生了負面影響,而克雷伯先生對此不以為然,所以讓投資人承受了這股壓力。"

全年展望

RWE同時也公佈了上半年高於預期的利潤,但未上調全年展望,導致其股價下跌。

RWE 上半年調整後核心利潤(EBITDA)下降30%,達到29億歐元(32億美元),超過了公司內部調查預測的28億歐元。調整後淨利潤下跌43%,至13.6億歐元,也高於預測的12.8億歐元。

「市場上有些預期該公司會上調財測,結果這並未發生。」Bernstein分析師表示。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