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BYD)宣布,將積極響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最新發布的倡議,承諾在供應鏈管理中落實更明確的付款規範。比亞迪指出,將針對訂單確認、交付與驗收、付款結算及合約週期等環節加強管理,確保供應商能及時收到款項。
這項倡議源自中汽協當日公布的規範,針對6月業界承諾「60天內付款」可能出現的執行漏洞,進一步提出細節。新規要求,車企應在貨物交付後三個工作日內完成驗收,並自該日起算60天內付款,支付方式則限定為現金或銀行承兌匯票。
除比亞迪外,上汽、長安、奇瑞與小米等車企也已公開支持。不過落實狀況並不一致,例如奇瑞上月表示,平均付款期已縮短至47天,但其他車企則未公布具體數據。中汽協也坦言,因各家車企供應鏈管理模式不同,執行進度存在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工信部於週末發布的行動計劃中,強調將加強對汽車產業的監管,以應對當前需求不足與價格戰帶來的「無序競爭」。同時,工信部將今年汽車銷售目標調低至低於年初中汽協的預測,凸顯產業挑戰仍在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