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車市激烈價格戰的背景下,越來越多車商與經銷商採用爭議性手法「灌水」銷量,透過提前為未售出的車輛投保來虛增銷售數據。此手法已廣泛波及比亞迪 (002594-SZ)、Toyota (7203-T)、福斯汽車 (VOWG-DE)等多家主流品牌,引發消費者強烈不滿並引起法律糾紛。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外國品牌均透過與廣汽集團和上汽集團合作,經營其中國業務。
中國車商「先保險、後銷售」
根據對中國三大主流消費者投訴網站上的97則投訴進行的分析,車商與經銷商普遍透過「預先為車輛辦理保險」的方式,使車輛在尚未真正售出時就被記為已售,達成銷售目標。
這行為特別在2023年價格戰爆發後更加頻繁。此次調查更揭露,從2021年起,已有48位買家在網站上申訴,他們發現所購買的新車早已被投保,有些甚至註記於陌生人名下。
在其他平台也分別出現類似案例,涵蓋品牌包括比亞迪、Toyota、雪佛蘭、理想汽車等。
經銷商與媒體曝光
其中還查閱了2020年至2025年間,中國官方媒體刊登的29篇相關報導,顯示至少有9家經銷商公開承認「為達銷售目標而提前保險」的行為。
這些經銷商來自一汽紅旗、上汽榮威、上汽大眾、東風日產、廣汽Toyota、廣汽本田與上汽通用等。雖然品牌總部多強調「禁止此行為」,但實務上執行仍有落差。
本田發言人稱:「廣汽本田禁止經銷商在未銷售前為新車投保,違者將嚴懲。」紅旗也否認官方允許此行為。通用汽車則表示,其銷量統計僅基於實際交付,而非保險登記。
數據灌水的後果
汽車產業分析機構 Automotive Foresight 總經理指出:「這會掩蓋實際庫存量,導致行業錯估月度需求,進而影響生產排程。」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存在兩種銷售數據,汽車廠報給協會的批發數據,以及根據強制保險註冊所產生的零售數據。
部分品牌甚至在社群平台以保險註冊量發布「週銷排行榜」,加劇競爭與數據造假問題,導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本月公開批評這種行為是「惡性競爭」。
👉想了解更多深入分析?優分析用戶可參考《產業輕鬆讀》專欄這篇文章,掌握最新市場動向與產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