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燦坤(2430-TW)面臨小家電銷售不如預期的壓力,導致毛利率明顯下滑。儘管公司積極推動多元產品組合與會員經濟,卻難以抵銷高毛利小家電銷售疲軟對整體獲利的衝擊。這一現象不僅反映出消費市場結構的變化,也凸顯出產品組合與行銷策略調整的迫切性。
公司簡介與營運模式
燦坤(2430-TW)為台灣3C零售通路龍頭,主力業務涵蓋資訊、家電、數位AI商品等多元產品線,通路佈局橫跨全台,2025年上半年擁有289家門市。公司強調線上線下整合(OMO)服務體驗,並積極經營會員經濟,透過分級制度與專屬優惠提升顧客黏著度。
近年來,燦坤(2430-TW)也積極拓展寵物會員卡、銀髮商品等新興市場,並與知名品牌如Dyson、LG等合作,強化產品組合競爭力。
小家電銷售不如預期的多重因素
2025年第二季,燦坤(2430-TW)營收年減4.53%,營業利益年減52.76%,毛利率明顯下滑。小家電屬於高毛利產品,理論上應能有效拉升整體獲利,但實際上銷量未達預期,對公司毛利結構造成明顯壓力。
造成此現象的主因包括:
- 消費者支出結構轉變:疫情後消費者將可支配所得轉向旅遊、餐飲等體驗型消費,3C與家電需求回歸基本面,非必需性小家電購買意願下降。
- 季節性需求未發酵:原預期夏季高溫將帶動空調與相關小家電銷售,但實際銷量未如預期,反映市場需求波動加劇。
- 競爭加劇與價格壓力:線上電商與同業競爭激烈,促銷戰拉低單品售價,壓縮毛利空間。
- 產品生命週期延長:小家電耐用性提升,消費者換購週期拉長,導致市場需求成長趨緩。
產品組合與供應鏈管理的調整空間
面對小家電銷售不振,燦坤(2430-TW)積極調整產品組合,強化數位AI商品、節能家電、銀髮與寵物相關商品的銷售比重。公司也透過與品牌原廠、代理商合作,確保貨源穩定與價格競爭力,並導入專屬規格商品與異業結盟,創造差異化優勢。
此外,公司積極推動會員分級制度與App功能優化,提升會員專屬價值與忠誠度。針對不同客群(如寵物會員、銀髮族),設計專屬優惠與促銷活動,帶動相關高毛利商品銷售。
例如,寵物會員卡三個月內發行量突破5,000張,帶動單店業績大幅成長50%。這些策略有助於分散單一產品線波動風險,提升整體營收與毛利結構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