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光不難,難的是什麼時候買回來」——美國散戶也很緊張,但多數仍選擇留在市場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4月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標普500指數自川普總統宣布新一輪關稅政策以來重挫12.1%,跌破5,000點,讓許多投資人重新面對市場修正的殘酷現實。對散戶來說,這不只是一次股價下跌,更是一場心理抗壓戰。

但與2008年金融海嘯時不同的是,這一次,美國散戶的反應顯得更加成熟與冷靜。

逢低加碼,年輕投資人表現的更加理性

根據Vanda Research統計,在市場劇烈波動的上週四與週五,美國散戶仍淨買進約51億美元的股票。線上理財平台Wealthfront更指出,光是週四單日的入金量就比平日多了三倍。

這樣的行為並不只是勇氣,而是一種建立在策略與經驗上的行動。根據Fidelity的數據,Nvidia(NVDA-US)於本週一大漲近11%,有多達72%的交易活躍用戶選擇加碼買進,而非出場觀望。

Coldstream Wealth首席財富策略師Anne Marie Stonich指出:「年輕投資人表現出極高的理性,他們並不急著逃出市場,反而利用下跌時機詢問我們該如何調整資產配置、節稅或做再平衡。」

情緒高漲時,理性更顯可貴

即便如此,焦慮情緒仍不斷在市場中蔓延。尤其是接近退休年齡的投資人,這次格外緊張。Perigon Wealth Management投資長Rafia Hasan坦言:「連平時很穩定的客戶,這次都問我們是否應該轉為全現金。」但至今,尚無人真正這麼做。

她進一步指出:「我們的工作,就是幫助客戶穩住,不做出感情用事的決定。」

Horizon Investments顧問Austin Fitch也分享了一句頗能打中人心的話:「最簡單的決定是賣光離場,最難的是什麼時候該再進場。」他觀察到,儘管來電詢問量暴增五成,但真正做出極端操作的只有約10%至15%。

富人都怎麼做?三種策略看清方向

那麼,資產較多的高淨值投資人又是如何因應這波震盪?JPMorgan私人銀行全球投資策略聯席主管Stephen Parker指出,目前這些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客戶大致分成三派:

  1. 趁機加碼:認為跌勢提供了入場良機;

  2. 轉為進攻:手握現金等待布局,準備加重風險部位;

  3. 保守防守:著重資產防禦力,開始尋找分散風險的方法。

「從年初開始,我們就建議這類客戶適度配置黃金,同時提高對非美股、特別是歐洲市場的關注度,」Parker補充。

現金,不只是保命符,也是戰備資源

市場的確仍充滿不確定性。CFRA財富管理研究部門主管Paul Beland提醒:「現在正是該保留一些『乾火藥』(cash on hand)的時候。」他建議客戶將現金比重從5%提高至10%,好在出現好價位時果斷出手,同時也略微調降債券部位的比重。

操作準則:在風暴中建立長期勝率

在不確定的市場裡,專家們不約而同給出的建議都是——不要急著賣、不要因短期下跌而感到恐慌,而是要回到資產配置與投資計畫的本質。

正如Stratos Investment Management策略長Malcolm Polley所言:「你永遠快不過市場的反彈速度。如果現在才想賣,其實可能已經太遲,重點反而是不要因為錯誤的情緒決定,再錯過未來的機會。

市場可能還沒落底,但你的策略不能動搖。散戶不是不能贏,關鍵在於你能不能在別人慌亂的時候,穩住陣腳、看清方向。因為真正贏的人,不是跑得快的人,而是撐得住的人。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股市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