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太強也不行?股票市場為何害怕今晚美國要公佈的就業數據?

2023年03月10日 09:1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經濟數據太強也不行?股票市場為何害怕今晚美國要公佈的就業數據?

上一篇我們提到美國經濟正處於紛亂,出現殖利率倒掛的極端現象,顯示投資人對未來經濟走向是高度不卻確定的。

而當中最令人感到不確定的,就是最基本的元素:通膨與利率。

也因此,在任何能夠指出未來通膨走向的經濟指標出爐前,總是能引起市場情緒。

昨日美股出現2/21之後最大的單日跌幅,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細指數金融產業大跌3.9%,全美最大的四家銀行股下跌4.1~6.2%不等。

背後原因:因為大家又開始害怕銀行所持有的債券是否出現巨額虧損,所以台灣的金融股投資人應該要重新關注這件事的發展。

週五的勞動市場數據為何重要?

因為大多數的聯準會委員,連主席鮑爾自己都認為,除非失業率顯著上升,否則通貨膨脹不會回落到他們的2.0%目標水準以下。

而現在美國的就業狀況是好到不像話,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所以如果今天要公布的就業報告還是非常強勁的話,那麼聯準會未來升息的壓力將變得極大。

普遍認為,美國經濟無法承受如此長時間的高利率水準,尤其是美國房貸利率已經超過了7%,在這種利率水準下未來的經濟展望很難變好。

觀察股債反應是否同步

觀察金融市場對同一個事件的反應,可以看出一點投資方向。

最近升息的疑慮讓債市很恐慌,但股市卻相對冷靜;直到昨日之前,債券是大跌的(殖利率升高),股票表現卻意外穩健(股票偏向上漲)。

像是之前兩年期的短期國債利率突破2007年以後新高(代表債券價格重挫),但是大家都看到了,美股卻相對有撐。

不過這種情況在昨日逆轉了,股票投資人開始把資金湧進債市,所以看到股票下跌、債券卻上漲。

其實這種反應還不算太恐怖,因為股債像是個蹺蹺板,投資人不是把錢拿去買股票(看好前景時),就是把錢從股票抽出來拿去買債券(看壞前景時)。

雖然有時看好有時看壞,但這都算正常反應,最怕的是出現股債雙殺,投資人股票不敢買,債券也不敢買,只敢持有現金,那就是極度恐慌的時期。

所以接下來要觀察的除了就業數據是否太強勁以外,也可以透過觀察股債反應方向,來預測市場走向。

假如未來股票與債券同時出現大跌的時候,代表一段經濟恐慌情緒又升起了。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財經